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哈代《卡斯特桥市长》中的悲剧意识

作者:吴宪来源:《芒种》日期:2015-10-08人气:2488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他的文学活动始于60年代,一生共写了十四部长篇,四十四部短篇以及九百一十八首诗歌。哈代将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与阴谋故事”、“性格和环境小说”,后一类小说代表了他创作的主要成就,由于它们描写的生活画面都带有威塞克斯的区域特色,因此被称为“威塞克斯文丛”。哈代的小说代表作品有《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绿荫下》以及《远离尘嚣》,其中的《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对人类的悲剧命运进行探索的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破产农民亨察尔在一次醉酒之后将妻女卖给了路过的水手,清醒后悔恨万分,发誓不再喝酒,他从此以后发奋努力,通过努力成为了卡斯特桥市的市长,这时候他的妻子也携女归来。但是就在否极泰来之际,命运又开始与亨察尔开启了玩笑,他的倔强执拗导致了他事业的失败,破镜重圆的妻子也幽怨而死,女儿又被生父认领回去,剩下他贫困孤独地蜷缩在荒原的小屋中惨然离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控诉了自己对社会与人生的愤慨。《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惟一一部不是以乡村而是一市镇为背景的小说,但是卡斯特桥的原型任然是他那个古老的乡村。作品的基调极为严峻,主人公竭尽全力为年轻时铸下的大错而赎罪,却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厄运,人生的悲剧被强调到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因此本文将此为切入点,重点分析这篇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一、悲剧产生的根源

   悲剧的产生必然存在深层次的原因,在哈代的笔下,主人公的命运往往被一种不可左右的力量牵引着,并且这种力量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包括社会、家庭、人物自身以及自然与超自然,主人公在这种力量的牵引下一步步的走向悲剧的深渊,进而可以来看出造成亨察尔的悲剧命运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自身性格原因:亨察尔的一生起起落落,从一个平凡的割草工到卡斯特桥市的市长,在从人生的巅峰跌落到谷底,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身的性格因素始终伴随其左右,成为其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看到亨察尔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古怪且做事冲动鲁莽武断,缺乏实质性的思考,他在喝的醉醺醺的时候将自己的妻子与女儿卖给了一个水手,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虽然亨察尔在清醒后对这件事后悔不已,但是我们从中足以看见其性格上存在的弱点,因为自己鲁莽的冲动,亨察尔一直生活在道德谴责中,他进而发誓戒酒并以此作为赎罪,但是从中我们依然看到了他性格上的弱点,并且这件事也为其日后的悲剧打下了伏笔。亨察尔在飞黄腾达之后他刚愎自用,不肯接受新鲜的事物和先进的生产力,一直坚守旧有的观念不放,他不接受法弗瑞以及伊丽莎白的提议,依然用传统而古来的经营方式,这必然会在新型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失败。这种自身性格的弱点注定使其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其次,宿命论的观点:从本质上说,哈代创作中的宿命论的观点同样体现在亨察尔的身上,亨察尔悲剧的每一个步骤都被写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作者用多种因素的交织渲染来表明主人公被命运捉弄的必然性。我们看到亨察尔的一生一直在与其外在的某种力量进行着较量,但是他并不能摆脱这种力量对他的控制,这就好比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和麦克白一样,始终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而不能自拔。亨察尔的毁灭,代表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逼下宗法制农村的历史命运,这在亨察尔卖妻女离开爱敦荒原只是就已经开始了,亨察尔最后悲剧性的结局实质上代表了成千上万与他一样受苦难的农民。哈代虽然对造成亨察尔悲剧命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产生的矛盾进行揭示,但是哈代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产生这种悲剧的真正根源,所以他并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所以亨察尔一直被天意、宿命等玩弄统治着,所以整部作品无时无刻不流露出悲哀的情调。

二、悲剧的表现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其实悲剧的价值也在此刻形成,悲剧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具有永恒性,这种价值就是在矛盾冲突的结果进而逐渐变成永恒,进而让我们铭记与感叹。

  首先,伦理上的悲剧:亨察尔在醉酒之后将自己的妻女卖给了路过的水手,虽然这种卖妻的行为在当时宗法制的农村还存在,但是从伦理观的角度上进行考虑,这在本质上说是一种不被允许的行为,进而亨察尔也就陷入了伦理的悲剧中。他首先并不考虑妻子苏珊的感受,将她向物品一样进行出售,这种卖妻的行为虽然是他酒后冲动的行为,但实质上却是他对婚姻错误的观念所致,亨察尔平时与妻子的关系就非常的冷淡,随意逇对待自己的妻子,在亨察尔眼中并没有家庭的观念。与苏珊之间毫无在与妻子重聚之后也不敢真实的向别人说出他与妻子之间真实的关系,因为他怕他卖妻的行为影响到他的名誉地位,虽然一直处于愧疚的罪责中,他对苏珊的照顾也仅仅是为了为以前的行为赎罪。进而使苏珊最终忧愤而死。在于女儿伊丽莎白的关系上,亨察尔更是处于伦理错位的关系中,亨察尔对待伊丽莎白的态度反复无常,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亨察尔处理伦理关系的失败,进而导致了伦理上的悲剧。

   其次,爱情、事业上的悲剧:亨察尔不仅处于伦理的悲剧中不能自拔,而且还处于爱情与事业的悲剧之中。亨察尔在妻子回来之前有深爱的女友--露塞塔,他们之间真心相爱,但是随着妻子与女儿的回来,他不得不与女友分手而与妻子再婚,但是亨察尔与苏珊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但是为了名誉地位与爱情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前者,但也造成了妻子的离世。在妻子离世后,他打算与露塞塔从新开始,却不料露塞塔与生意上的对手唐纳德相爱并结婚。在失去爱情的同时,他同样经历着事业的失败,因为自己的乖戾和刚愎自用,他与自己的合伙人闹翻进而陷入破产的境地,最终因为自己不愿接受先进的生产力而破产,破产之后又因为卖妻的丑闻而失去了市长的公职,在事业、爱情失败双重的打击下他离开了卡斯特桥市,重新回到了爱敦荒原并在悲惨孤独中含恨离开了人世。但这种双重的悲剧也是使得亨察尔慢慢走上了道德伦理的复归之路。

三、悲剧效果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遭受毁灭,使好人遭受苦难甚至是死亡,所以必然会引起观众悲痛的感情。所以悲就成了悲剧效果的核心因素,而这种悲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恶势力所造成的,所以我们悲痛的同时还会对恶势力产生憎恨,由悲伤到愤恨,是悲剧艺术效果的一个深化过程。

   首先,悲剧在我们悲愤的同时又必然引起我们对悲剧主人公的同情、爱慕和崇敬。小说中的亨察尔的悲剧除了外因外,其性格上的缺陷同样造成了其一生的悲剧。亨察尔的一生做过许过的错事,但是我们对他最多的还是对他的同情,因为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在自己卖妻的行为被揭穿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勇与面对;在破产后并没有逃跑,而是用自己所有物品进行还债;在与法弗瑞的决斗中并没有置其于死地;最后放弃所有祈求女儿伊丽莎白的原谅,他的这些行为显示出了其人性中宽容、仁慈、博爱等,在这个过程中,亨察尔认识了自己并认识了他人,我们在对他的愤恨中逐渐对其产生敬仰,最后在其悲剧的结局中彻底完成悲剧的艺术效果。所以,没有亨察尔的悲剧结局,就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悲痛之情,就不能称为悲剧,只是停留在了悲哀阶段,这有这样的悲剧结局才能产生令人震撼的心灵上的艺术效果。

   其次,《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的悲剧效果还体现在这部小说中弥漫着作者悲观主义的情调,虽然小说的情节富于戏剧性,具有很轻的吸引力,但读完之后还是有一种无边的压抑感,其实这也是哈代自身的苦闷。他一直的大胆的揭露社会现实的丑恶,但是却无法找到这种罪恶的根源,只能将这些归结为宇宙中无边宿命的力量,认为是这些力量支配者人们的命运并且无法摆脱。小说中景物的描写在揭示这种悲剧效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爱敦荒原的描写,其实爱敦荒原作自然永恒不变力量的一种象征,本身就对亨察尔人生的命运形成了一种严酷的压倒之势,作者将爱敦荒原景物的变化与主人公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在自然力量与人微不足道命运的对比中揭示出亨察尔人生的悲剧性,这种强烈的悲剧性无时无刻不震撼读者的心灵。

  综上所述,《卡斯特桥市长》这部小说渗透着浓重的悲剧情调,作者理想化的场景完全被残酷的现实社会所取代,人物性格与环境总是以不协调的方式冲突着,而人物的命运就在这种冲突中走向悲剧的结局,并且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这部小说虽然不是以乡村为背景,但是我们还是在哈代的描写中看到了新兴资本主对农村带来的毁灭性的冲击。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