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电影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影片故事情节模式化。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今天,我国体育电影仍停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冠军电影”的巢穴,以相似的故事场景、雷同的故事情节、单纯的人物形象进行创作,没有勇气揭露黑哨、假球、兴奋剂等体育腐败。许多体育电影仍以“运动场上个人或团队努力拼搏,取得优秀比赛成绩”为故事内容,以自我超越、团队合作、积极进取、刻苦训练等为思想主题,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有着认真的态度、顽强的意志、永不服输的精神,经过艰苦训练、合作努力、顽强拼搏等,最后在重大比赛中取得胜利。显然,在价值多元化、电影商业化的当代社会,这种模式化、简单化的体育电影无法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难以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2]
第二,题材与形式有待突破。总体上看,我国体育电影的题材范围狭窄,多以篮球、足球、跳水、体操等运动项目为题材,虽然我国是世界乒坛霸主,但至今没有一部反映乒乓球运动的体育电影;虽然我国羽毛球实力强劲,游泳人才辈出,但鲜见关于这些运动项目的体育电影。比如,《女篮五号》、《战斗年华》、《女帅男兵》、《飞吧,足球》、《京都球侠》、《女跳水队员》等都以篮球、足球、跳水等运动项目为题材。
当前,许多体育电影无法打动观众,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影片形式单调、内容简单,无法揭示深刻的人生与社会主题,无法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徐克制作的体育电影《散打》虽然起用了真正的散打冠军,但是故事情节仍停留于“好友反目成仇又言归于好,最后努力拼搏获得成功”的旧套路之上,无法跳出体育电影旧的思维模式。诚然,体育电影应当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等价值观念,但如果每部电影都停留于这些价值层面,而不去探究体育的团队精神、公平竞争意识、人生社会问题等,必然会影响体育电影的健康发展。
第三,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随着电视、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媒体的迅猛发展,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观众可以通过电视体育频道、网络体育新闻等方式,方便、快捷获取各种体育新闻和体育知识,观看各种重大体育比赛。此外,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许多记者开始将目光投向赛场之外,关注比体育比赛更珍贵的人生命运、生存状态、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等,于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将兴趣从体育电影转移到体育新闻之上,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体育电影的生存与发展。[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