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电影的基本特征
电影是活动照相技术与幻灯放映技术相结合形成的,融戏剧、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体育电影是以电影技术、摄像技术等为基础,以体育活动、运动项目、体育比赛、体育训练等为题材的类型电影。体育电影往往能够展现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带给观众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力量。我国体育电影起步于上世纪初期,在长期发展中形成如下特征:
第一,多以竞技体育为题材,能够展现体育的内在魅力。纵观我国体育电影史,几乎所有的体育电影都涉及竞技项目,比如,排球、篮球、体操、跳水、足球等。早期的体育电影《体育皇后》就以女子短跑运动员林樱的人生故事,展现了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女篮五号》、《水上春秋》、《球迷》、《乳燕飞》等体育电影,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励了观众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改革开放以来,跆拳道、棒球、足球、滑板等体育项目蓬勃发展,体育电影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出现了《我的九月》、《滑板梦之队》、《我是一条鱼》、《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等体育电影,这些影片都展现了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体育精神。[1]
第二,多以艺术方式再现体育运动,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何种题材和类型的电影,其艺术宗旨都是为了启迪思想、激励人生、教育观众。在体育电影中,不怕失败、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等是永恒的电影主题,也是体育电影的独特魅力之所在。体育电影不仅展现了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也体现了体育运动的艺术美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记录、时空转换、特技镜头等方式表现体育运动瞬间爆发的美感,展现运动员瞬间所展现的真实情绪以及体育运动中的肌肉美、动作没、形体美等,带给观众无尽的思想回味和艺术美感。
第三,反映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有着较强的时代性与教育性。纵观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史,不同历史时期往往有着不同风格的体育电影,但是这些影片都反映了时代和民族精神。比如,上世纪30年代的体育电影《体育皇后》、《二对一》等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展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再如,体育电影《沙鸥》真实再现了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场景,以女排运动员的不懈追求宣扬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