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郑州红色文化传承的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至全局发展高度。郑州作为红色资源富集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政策、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实现“三级跨越”,在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但仍面临技术与文化融合表层化、资源平台碎片化、传播覆盖窄化、运维能力薄弱化等深层挑战,亟待构建“平台整合—内容升级—传播突围—运维革新”四位一体发展模式。
一、主要问题
(一)融合表层化
技术应用存在“重形式轻内涵”倾向,VR/元宇宙等项目追求视觉炫酷却忽视精神内核深度挖掘;叙事方式机械单一,缺乏游戏化、角色扮演等年轻化表达,难以吸引Z世代群体导致传播效能受限。
(二)资源碎片化
场馆、机构数字资源库标准不一,体验感割裂,形成“数据孤岛”;部门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资金与人才投入分散;红色文化大数据平台缺位,资源难以聚合增值,制约规模化传播。
(三)传播窄化
受众过度聚焦体制内群体,忽视农村居民、新业态从业者等;传播方式依赖单向灌输,社交化、互动性内容不足;跨区域联动薄弱,未能融入全国红色文化数字化格局,制约全国影响力提升。
(四)运维薄弱化
硬件设备老化导致体验滑坡,高昂更新成本加重负担;依赖财政拨款,缺乏长效资金保障,陷入“有钱建、无钱养”困境;复合型运维人才短缺,项目易沦为“数字废墟”。
二、对策建议
(一)平台整合:构建全域红色数字中枢
打造“郑州红色文化云”统一门户,集成红色数字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制定数据标准与接入规范,强制资源库互联互通;嵌入智能运维与数据分析模块,实现资源调度优化与精准服务。
(二)内容升级:深化“技术+人文”双轮驱动
组建跨学科“红色数字内容实验室”,研发精神可视化叙事引擎与AI辅助平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产品矩阵,开放“红色素材开源库”,举办创意大赛激励社会共创。
(三)传播突围:构建分众化精准矩阵
统一运营“郑州红”年轻化品牌账号,采用网感语态打造系列栏目;联合延安、井冈山等成立“红色数字城市联盟”,策划跨区域线上联动与旅游线路;针对青少年、农村群体、新业态从业者定制传播策略。
(四)运维革新: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设立多元化“红色数字文化发展基金”,推行“数字文物认养”与文旅反哺机制;校地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实施“数字文化专员”派驻制度;强制项目预留更新预算,引入第三方用户体验评估倒逼服务优化。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