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智能化技术在国有粮库筹建规划中的融合与应用

作者:陈建华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10-17人气:18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国有粮库筹建规划中的融合与应用已成为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国有粮库筹建中的多方面应用,分析了其带来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国有粮库的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国有粮库;智能化技术;筹建规划;粮食安全

  国有粮库是国家粮食储备和调控的重要载体,其运营管理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统粮库存在人力成本高、信息实时性差、决策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智能化技术的兴起带来新契机,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粮食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提升效率,降低损耗,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一、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智能粮情监测系统

  粮情监测是核心环节。通过在粮堆及仓房部署大量传感器,实时采集粮温、湿度、水分等关键参数。如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分辨率达0.1℃,定位精度米级。数据经无线传输至数据中心,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预测粮情趋势并预警,为通风、熏蒸等措施提供依据,减少粮食损失。

  (二)自动化出入库系统

  该系统解决了传统出入库工作强度大、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车辆入场经车牌识别登记,智能扦样机精准抽样,样品自动送检。称重环节由无人值守地磅完成。入库时,自动化设备按指定方式堆放;出库时,自动调配设备装车。某新建粮库应用后,出入库效率提升50%以上,人力成本降低30%。

  (三)仓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

  针对通风机、空调等仓储设备,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与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粮情参数阈值自动启停设备、调节参数。如粮温超过上限,自动启动通风机,效果不佳则联动空调,确保粮温适宜,提高设备效率,避免能源浪费,延长使用寿命。

  (四)智能安防与环境监测系统

  智能安防融合视频监控、入侵检测等技术,通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24小时监控,结合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自动识别异常并警报。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粉尘浓度等,参数超标时自动启动净化设备,为粮食储存创造安全环境。

  二、融合应用的优势

  (一)提升仓储管理效率

  实现管理流程自动化与信息化,减少人工干预,缩短业务处理时间。保管员从烦琐工作中解放,专注数据分析与问题处理,整体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二)降低粮食损耗

  精准监测与智能调控,避免粮食因高温、虫害等变质,损耗率比传统粮库降低2%—3%,保障储备数量与质量。

  (三)增强决策科学性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海量数据,为粮食轮换、设备维护等提供科学依据。预测市场价格,合理安排轮换时机,实现储备效益最大化。

  (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智能安防与环境监测全方位防范风险,粮情调控体系确保粮食储存状态良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技术成本与投资回报

  智能化技术在国有粮库筹建中的应用需要较大的前期投资,包括设备采购、系统开发、网络建设等方面。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粮库而言,资金压力较大。且智能化系统建设后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经济效益。对此,政府应加大对国有粮库智能化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同时,粮库在筹建规划中应合理制定预算,选择性价比高的智能化设备与系统,注重长期效益评估,通过提高仓储管理效率、降低损耗等方式逐步实现投资回报。

  (二)技术标准与系统兼容性

  目前,粮库智能化领域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不同厂家的设备与系统在数据接口、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系统集成难度大,兼容性差。这给国有粮库智能化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增加了建设与运维成本。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智能化粮库技术标准,规范设备接口、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指标。在系统选型与建设过程中,国有粮库应优先选择符合标准、具有良好兼容性的产品与系统,确保各智能化子系统能够无缝集成,协同工作。

  (三)专业人才短缺

  需懂仓储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有人员难以适应。粮库应加强内部培训,引进专业人才,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四、结论与展望

  智能化技术应用是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趋势,成效显著。虽面临挑战,但通过各方努力可逐步解决。未来,随着5G、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国有粮库将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无人化,加强与供应链企业协同,构建更高效、更安全、智能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