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农林论文 > 正文

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李曼丝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10-18人气:8

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不仅关乎农业现代化进程,更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本文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民持续增收开展研究。首先剖析内在机理,接着探讨实践路径,创新投融资机制可破解资金约束难题,强化全程质量管控能确保工程长效运行,健全建后管护体系可保障设施可持续利用,构建农民参与机制,突出主体地位与利益共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持续增收;实践路径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内在机理

  (一)通过耕地质量与产能升级夯实增收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着重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肥力、完善灌溉与排水系统等。优质的土壤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充足的养分,完善的灌溉排水条件确保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获得适宜的水分,减少旱涝灾害对产量的影响。这使得耕地质量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产量增加直接带来农产品数量的增多,质量提升则使农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卖出更好的价钱,从而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过促进集约化经营与生产效率提升创造增收条件

  当土地实现集中连片之后,大型农业机械得以更便捷地投入使用,进而实现机械化作业模式,显著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这种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还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削减管理成本。在此模式下,农民仅需投入相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便能收获更为丰厚的产出。而且,集约化经营便于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三)通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与风险释放增收潜力

  完善的农田基础设施减少了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同时,集中采购农资、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等集约化措施,降低了农资采购成本和防治成本。通过实施机械化作业,人工的直接投入得以大幅削减,进而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在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农民的利润空间增大,增收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二、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践路径

  (一)创新投融资机制,破解资金约束难题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建设基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精准投放。同时,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向粮食主产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缩小区域差距。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流转优惠等,吸引企业、合作社等主体投资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业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农业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二)强化全程质量管控,确保工程长效运行

  在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业发展需求和农民意愿,确保规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设计阶段,要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在施工阶段,必须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控与监督。在项目进入验收环节时,需严格依照验收规范开展工作,对未达标的工程项目,坚决不予通过验收,并明确要求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直至达到合格标准。通过实施贯穿项目全周期的质量管控措施,能够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具备卓越品质,进而实现长期、稳定且高效的效益产出。

  (三)健全建后管护体系,保障设施可持续利用

  “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而言,建后管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做好建后管护工作,需要构建一套健全且完善的建后管护体系,清晰明确管护的主体以及各自承担的责任。可以尝试探索并推行一种“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村组作为实施主体、农户积极参与其中”的管护模式,把管护责任精准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村组以及个人身上。

  (四)构建农民参与机制突出主体地位与利益共享

  一方面,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系统提升其科技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实现增收致富目标。

  三、结语

  高标准农田建设蕴含着助力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深层逻辑,同时也具备切实可行的实践推进路径。展望未来,需从多个维度协同发力:一方面,要持续优化投融资体系,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同时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需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升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认知水平,激发其主动参与热情。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