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题材动画影片的文化研究初探
一、城市是电影表达的永恒主题
纵观电影发展史,电影在其诞生阶段初期,就有了对城市的描写。1895年12月28日是人类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巴黎一个咖啡馆的地下室,卢米埃尔兄弟(the brothers Lumière)公开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工厂大门》和《火车到站》,卢米艾尔的电影真实地捕捉和记录了城市中工人现实生活的场景,其表现主题均为工业化城市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的描写。此外卢米艾尔兄弟拍摄的《婴儿的午餐》、《金鱼缸》、《海水浴》、《下棋》等表现19世纪法国城市家庭生活的描写,记录了当时社会发展状态;卓别林的著名影片《城市之光》与《摩登时代》塑造了大工业下的城市形象,引起了各国观众的极大共鸣。
在动画电影领域,1918年摄制的《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Sinking of the Lusitania),是世界第一部以动画方式制作的纪录影片,作者温瑟·麦凯(Winsor McCay)是美国动画的先驱人物,他以动画作为记录现实生活的独特手法,一开始便赢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世界第一部有声动画《蒸汽船威力》,于1928年在纽约首映,其场景即是以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用卡通的形式表现了大萧条时代的美国社会。
二、城市题材动画影片中表现城市的手法
(一)以城市环境景观为背景
任何一部动画影片,其审美的基础和创作的源泉都无法脱离时会现实。建筑、公园、摩天大楼、地铁、霓虹灯、高速路、火车、港口、飞机等显而易见的元素等,这是城市题材动画影片的最基本含义。以视觉艺术和摄影艺术为基础的动画电影表现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城市空间的认知。
(二)突出表现城市地标形象
城市地标包括有代表的城市雕塑与建筑,独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遗迹等。如北京的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等。从影像中通过明显的地标可以分辨出一坐城市的不同特征。如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中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这些作为叙事背景的城市地标,有时会超越地理和经济意义,是影像与风格、再现与创造的独特存在。这些符号已经冲破文化的界限达成人类的共识。
(三)城市动画的多维时空呈现
富有文化特色的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各国不同的民族、语言、生活传统与习惯,也常常是城市题材动画所关注并融入影片创作的独特手段。中国动画《大闹天宫》中虽然没有明确“城市”的概念,却在整部影片中描摹了一个等级森严、功能齐全的城市,可以说《大闹天宫》中的背景兼具封建主义的制度与浪漫主义色彩,是虚幻的宫殿,却与现实城市有许多的相同点。
动画常把真实存在的某一座城市的标志景观融合在动画独有的虚拟世界里,让人有亦幻亦真的感觉。在日本动画大师宮崎峻的《哈尔的移动城堡》是以法国东部的亚尔萨斯省的城市景观为原型,那里到处是彩色的德国半木建筑,彩色的小屋营造出多彩的童话世界。电影艺术通过运用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将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场面交织在一起,以捕捉都市独特的节奏和肌理效果。
三、科技与未来——城市题材动画影片的发展
未来的城市科技给人类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新时期的大量动画影片即是以未来科技为主题的艺术创作。1980年12月,《铁臂阿童木》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我国引进的第一部动画片,也是导演手冢治虫第一部未来城市题材的动漫作品。当时的观众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卡通角色充满了惊喜与好奇,他那极度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瑰丽多彩的未来高科技城市,形色各异充满人性的角色,天马行空的战斗场面,对人类本性的批判与自省,都对当时的观众产生了巨大冲击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主题动画《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现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的蓝图。未来城市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处,使全人类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2013年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了国内首部都市题材动画电影《终极大冒险》,堪称新世纪中国本土动画电影的经典之作,它关注成人的烦恼,细节也多能反映现实问题,例如拥挤的交通等。影片从题材定位、内容策划、制作水准、品牌营销都将国产动画电影的整体水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全年龄、合家欢”的理念通过“娱乐化策划营销”的概念深度融合。影片的另一大看点是吉祥物鲁巴巴,一只可爱的灵兽——羊驼,可人的形象加上美好的寓意使之成为中国动漫周边营销的新典范,海外发行公司欲买断此形象的海外形象使用权。另一方面由于该影片的娱乐性突出,众多华人明星加盟助阵,该发行商评估海外稀缺大陆动漫资源,瞄准庞大的海外华人市场。
另一场发生在城市中的冒险奇遇来自于美国蓝天工作室的动画电影《里约大冒险》。影片在轻松的氛围中传递了保护地球生物这一永恒主题,影片中出现的蓝色“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是世界上濒危灭绝的鸟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极危级别,且被列于华盛顿公约中,禁止进入交易。
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城市题材的动画影片运用其独特的视角与叙事方式带给人们关于人类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城市空间从而不再只是客观地独立存在着,而是成为了人类情绪的载体。城市作为一种更多地兼容了文化生活与意识形态的容器,其社会经经济状况、生活文化式样、审美习惯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在动态影像中得到了较之静态图片更为直接生动的呈现。
四、动画电影对城市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经济贡献方面,随着动画产业的产值可以与汽车、钢铁等传统产业相媲美甚至有所超越,这些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动画产业的国家品牌;从世界动画发展史的角度看,历数百年经典之作,在这些国家诞生了无数迷人的动画形象,它们以“美国式”的行为方式或“日本式”的文化理念,影响着全球观众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从经济周期角度看,每一次经济危机后,动画产业都直接或间接为这些国家走出金融困境和经济低谷起到积极作用,这也促成了政府部门鼎力支持动画产业发展的举措。
美国动画是世界动画市场中重要的力量,其以市场化开端为背景,依托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最新的技术力量、电影工业的发展支撑以及相对完善的市场化网络,为全球动画业的发展擎起一面旗帜。而日本动漫在早期承接外包的基础上进行原创,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蜕变,最终成为动画领域的排头兵。目前日本的动漫产业占据全球65%的市场、欧洲80%的市场。在海外,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许多日本动漫形象成为各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人物。
近年来中国动画产品的市场也在不断得到扩展,我国动画产品和服务逐渐走上商业化原创之路,并试图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从之前以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为主,到逐步开始向欧美国家输出中国动漫作品,例如2012年由北京青青树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魁拔》正式签约法国动漫媒体YNNIS旗下的Anime Limited动画发行公司,该公司将以英语、法语、西班牙等不同语言为《魁拔》重新配音,并以不同语种分区模式进行全球发行。随着动画产业的业态创新,新技术、新渠道的不断涌现,也给未来动画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五、结论
作为叙事载体的动画影像创作,对城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能起到关键作用。而只有理解了城市背后蕴含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萌发出具有深厚根基、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新”文化。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