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数据力量”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把那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而并不是一般理解上的掌握庞杂的数据信息。新闻领域,对大数据的应用,即对掌握的海量数据进行新闻专业视角的理性分析,从而得出数字背后的新闻,数字背后的意义。这些数据分析而产生的数据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与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所持的理念不谋而合,即通过分析挖掘得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原因背后的原因
(一)大数据概念及特点
信息积累的不断增加,势必带来海量的数据,而大数据时代其实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新一股技术浪潮的时代。要理解大数据的概念,不妨将大数据分解开来看。首先,数据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与传统意义上“数据”所不同的是,大数据时代时代的“数据”不仅指代数字,而且还统称一切保存在电脑中的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的数字信息。其次,通过开放的数据,运用可视化分析、数据挖掘、预测性分析、语义引擎、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等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理论,将大数据中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从数据中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再次,大数据之大并不在于其表面的“大容量”,而在于其可能的“大价值”。换句话说,大数据让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最终形成变革之力。
(二)数据积累与信息储存
如前文所述,大数据是包括文本、声音、视频等信息的数据集合,而对大数据通过专业方法进行分析处理,会获得巨大的价值或深刻的洞见。电视新闻报道指的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①。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定义的理解,成功的电视新闻报道,往往需要大量的信息积累,通过信息积累最终实现思想观点的积累。所以大数据的数据积累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信息储存不谋而合,而大数据的数据积累却有着先天的优势,其数据量的海量积累对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是有大量的数据支撑,从而使得报道从容不迫信手拈来。比如,微信公号“一图观政”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暴恐世间五六小时候,就推出了《数据说:中国恐怖袭击到底有多严重?》,对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②。虽说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实践,但是由于其在之前大量的数据积累,才有了如此周详的数据报道,所以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是可以借鉴的,即在平时要注意数据信息的积累和储存。
(三)数据之“大”与深度之“深”
如果说大数据的大即代表着数据的海量,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一知半解的看法。大数据的“大”大在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 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的信息的持续呈现。正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来看来挖掘,才让大数据物尽其用真正彰显其大战略大价值③。深度报道的深,即立足于宏观,着眼于整体,把事实的单侧报道变为全方位扫射,通过时间空间维度以质朴、凝重、深邃、思辨的方式和风格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道出明日之意义④。无疑,大数据的全面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深度报道对于深度的要求。比如在2014年1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推出的《据说春运》板块,通过对价值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对春运中的浅析最热路线、逆向迁徙现象进行实时解读,改变了报道形式,加深了新闻深度,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