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解读影片《雷雨》的独特表现形式

作者:张伟松来源:《视听》日期:2015-10-30人气:5429

《雷雨》是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著名作品之一,创作于1933年。当时的曹禺还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学生,《雷雨》是他的处女作。戏剧《雷雨》不管是在故事层面、戏剧效果,还是在人生哲理上,都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和赏析。李健吾评价《雷雨》说:“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它,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进入现代以来,戏剧《雷雨》继续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并且还有不少人把《雷雨》改变成电影、电视剧,例如1984年孙道临改编的同名电影《雷雨》,1997年李少红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雷雨》,2006年张艺谋以《雷雨》版本改编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等,这些影片都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地反响。本文主要通过对孙道临改编的《雷雨》进行深入的分析,展现影片所具有的独特表现形式。

一、影片《雷雨》的简介

1984年由曹禺所著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上映,导演是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影片在当时的反响特别的大,有不少人批评指责,也有不少人赞誉欣赏。下文就将对影片《雷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首先,孙道临导演改编的《雷雨》基本上忠于原著。影片的结构和戏剧的结构基本相似,戏剧《雷雨》中使用的是典型的闭锁式结构,比较严格地按照古典的三一律来结构剧情。影片中的故事也都是发生在一天之内,除了出于电影化的需要插入了一些闪回镜头外,影片叙事顺序也与原著大体相同。影片的主要剧情是:主人周朴园是一个煤矿主,他和他的续妻蘩漪、大儿子周平、小儿子周冲都居住在天津,年轻的蘩漪冲破封建家长制的束缚不顾一切的与周平相爱。但是周平对这种乱伦关系感到悔恨,为了逃避就恋上了侍女四凤,四风并且怀了身孕。四凤的母亲有一天来到四凤工作的地方,发现原来她就是周朴园的前妻、周平的亲生母亲。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四凤知道了他心爱的人竟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就冲了出去,和跑出去找他并且也爱慕他的周冲一块被雷电击断的电线电死,周平听到四风和周冲相继死亡的消息后,也在书房开枪自杀,一场家庭悲剧就此上演。影片的故事结构也是采用的闭锁式的结构,把场景主要设定在了周公馆内。而且影片的亮点在于运用了不少的闪回镜头,让影片看起来不那么的呆板。其次,在人物的塑造上,影片中对蘩漪的“雷雨”性格稍微有了些适当的抑制和收敛。这样处理其实也是符合曹禺的本来意图的。蘩漪毕竟是生活在那个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时代,她并没有脱离时代背景而成为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必定会受到当时那个时代的影响。影片表达的主题和原著也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揭示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残余,控诉封建家长制度和伦理秩序的罪恶。其次,影片虽然在结构、主题和人物塑造上和原著保持一致,但是影片在艺术上没有更好的区分电影和戏剧的差异。由于过于忠实于原著甚至拘泥于真实而显得过于死板,电影化的程度显得不够。影片没有突破戏剧的舞台的空间固定性和时间延续性,因而就没有营造出具有巨大弹性的银幕空间和银幕时间,而他们恰恰是电影艺术的巨大魅力所在。

二、《雷雨》中的音乐表现形式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故事情节与叙事结构、镜头语言、音乐节奏和配乐、镜头画面等等。

首先,孙道临改编的《雷雨》在1984年上映之后,受到很多人的批评。影片《雷雨》在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上基本的和原著保持一致,但是电影和戏剧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过于忠实原著,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弹力不大,会使电影显得呆板,失去电影本来应该有的魅力。改编时应该把戏剧《雷雨》从舞台上请下来,让电影走入生活。不能再把电影的空间在局限在“周公馆”里了,应该调整充实一下,增加一些背景和边缘人物介绍,让电影看起来更加的真实。

其次,虽然这部影片在叙述结构上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很多的可取之处的。这部影片十分重视音响效果和音乐的节奏在环境刻画和故事情节发展上的作用。这里面使用了不少的音乐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场景转换和衬托人物心情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故事的发展和人物心情的转变更加的符合观看者的心理。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双排键电子琴在电影音乐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双排电子琴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的,当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各种电子产品都不断的涌入我国。当时的电子琴音色美妙,很快被大家所接受。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当然也包括新的电子乐器、新的音乐,双排电子琴正迎合当时人的需要,带给人们一种梦幻般的,心驰神往的感受。双排电子琴很快的就出现在国内的一些音像社和电影中。影片《雷雨》中就使用了包括双排键在内很多比较先进音乐演奏。电影艺术当中,配乐演奏作用不可小视,不同乐器能够表达出不同思想感情。它不单为剧中人物赋予生命活力,还赋予其独有的心理倾向。双排健电子琴在《雷雨》的独特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雨》这个著名的双排键电子琴曲主要是由典型的单三部曲式构成的,主要的构成形式是由中板和四分之三拍构成的,整个的曲子是以每四个小节作为一个乐句的,共包含了三十二个小节,A段是E小调,主要是由一个主和弦开始的,下行音阶式的旋律和音律缓缓进行,第四小节以主和弦的构成音而上升一个八度,从而形成一个音乐的小高潮,接着曲子的旋律和音律继续在一个下行的音阶区域徘徊和来回移动,整个曲子的和声由主和弦经过下属和弦与属7和弦,从而曲子的这个段以一个主和弦结束;B段转E大调,主旋律开始前的三个小节主要重复的是A段的主旋律和韵律构成模式,但是这以后的曲子的调值发生了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于伴奏和和声的细致安排和设计,使得整个的曲子的色彩对比上十分的鲜明和分明,让人有一种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和冲击,旋律在三度和声的伴奏下显得越来越优美动听和扣人心弦;最后一个段落则是再现了A段的主旋律和韵律,而且整个的情绪表现也趋于平缓和稳定,使得乐曲在非常平静的情况下结束,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第二,《雷雨》这个著名的双排键电子琴曲的调值的变化使得整个的曲子抑扬顿挫,而且富于曲折变化,让人们在听觉上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让人们在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这个曲子调值和和声的变化还可以促进整个曲子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形式,从而使得《雷雨》整个曲目的艺术表现力更加的强大,进而给人以更加优美和全面的艺术和音乐上的享受和体验,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双排键电子琴曲式向着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和前行。曲式的变化不仅可以促进整个艺术表现力的提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曲目的整体构成和艺术震撼力以及思想性的提升,从而也可以更好的展现曲目所表现的意境和氛围,给人以精神和艺术上的双重体验和享受,使人的审美上的感觉进一步得以提升和扩展,从而给人以音乐上的完美享受。第三,《雷雨》从多层次将音乐特质表现出来,对演奏技巧进行着重突出,将连音、倚音、颤音做有机融合,对旋律悠扬音型进行谱写,作品内容清晰又注重强调表现力,通过作品的质朴让人们产生亲切感,我们也可以说的作品是富有矛盾性的,既通俗诚挚又富含高尚及典雅美感,将音乐语言美学意境含蓄表达出来。音符间高度可谓是错落有致,逻辑严谨。第四,《雷雨》将戏剧作品歌唱性及技巧性有机融合于一处,将技巧魅力充分诠释出来。通过连音,倚音,颤音完美诠释当中,将乐曲推往巅峰,所以让听众陶醉其中且怡然自得,感受连音连贯,颤音均匀,倚音装饰。第五,《雷雨》音乐作品当中往往会使用两连两颤风格特征。于大篇幅当中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时间,小篇幅当中也存在戏剧性对比,让乐曲于矛盾冲突当中将特有魅力表现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1984年由孙道临改版的电影版《雷雨》,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影片《雷雨》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风格与原著保持基本的一致,突出了原文原汁原味的风貌,而是因为影片《雷雨》在电影中还运用了很多新的表现手法,在音乐处理和画面布置上都别致一格。尤其是运用了在那个年代流行的双排键电子琴,双排键电子琴音色美妙,可以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西洋的还是中国风的,它都能把他们很好的融合为一体。双排电子琴的强大的表现力,能够感染每一个观众,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双排键电子琴在音乐的表现力上也能给人很大的听觉冲击,能很好的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现的淋漓尽致。影片《雷雨》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影片中双排电子琴的运用也让影片《雷雨》的音乐效果很好的表现出来,是影片《雷雨》的独特表现形式,也给人们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