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采访的心理战术探析
现如今,电台新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不断优化完善,为了满足于社会群体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电台新闻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应全面发掘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抓住任何微小的细节,以及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审时度势,获取相关有技术性、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由此可见,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心理变化,也是采访者不可遗忘的重要环节,如若采访者深谙采访的心理活动,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电台采访
(一)电台采访的概述
电台采访,是现如今信息化时代较为频繁的人际交往,新闻工作者为了收集有价值、有技术含量的新闻素材,以观察、查询、走访、询问、记录等采访的方式,获取符合社会大众所需求的新闻素材,为新闻的传播报道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电台采访的主体
电台采访的主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采访注重新闻信息的价值性,而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发挥自身专业的新闻工作能力,采用较好的采访技巧,用善于言谈来引导被采访者进行采访,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某些时候,一些尖锐的话题会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并试图回避,这时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发挥自己的语言技巧,巧说幽默,巧妙地转移话题,并从另一种思路进行交谈,将尴尬的氛围得以缓解。新闻工作者也应深谙一些心理技巧,在采访时关注被采访者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巧妙地引入话题,不仅促进采访的成功进行,而且还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出色地完成采访工作。
(三)电台采访的特点
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仅仅只局限于报道,只要能传递给人民群众国家所发生的事件以及一些活动即可,电台仅仅是一个传递者的身份。现如今,人们不再只是追求新闻信息的输送,没有一些实质性内涵的新闻信息,只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降低电台的收听率。因此,现在的电台新闻开始向具有价值、高质量、有内涵的方向发展,这也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收集新闻素材时,讲究社会性,跟随社会的热点,发展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与此同时,如若仅仅只是为了给电台新闻带来相对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报道一些虚假的信息,这只会引起大众的反感。由上可见,电台的采访就需要新闻信息既有社会关注的热点所在,又有真实性、可靠性。
(四)电台采访的目的所在
电台采访,是电台传播信息的前提所在,为电台提供新颖丰富有趣的新闻素材,满足人们对于社会发展中所发生的事件的好奇心,这样,一方面为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电台提高了收听率,从而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在电台中合理利用心理战术
电台采访在做好准备工作后,要加强自身的采访技巧,更不能忘记合理运用次能力技巧,心理战术往往会加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交谈的和谐,促进电台采访的顺利进行。
(一)注重整体仪表
邋里邋遢的采访者与整洁有仪的采访者,我想这二者,大众都会选择后者,并不是否定前者的采访能力,而是给被采访者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会让被采访者觉得采访者不重视此次采访,使被采访者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不想进行采访,甚至于及时接受了采访也会三心二意,笼统的回答问题。因此,仪表是采访者的“门面”,要在进行采访工作时,把握好自己整体的仪表与风度,自信大方地开展采访工作,给被采访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采访工作甚至于以后的采访打下基础,顺利地完成采访工作。
(二)保持良好态度
给被采访者的第一印象,除了整洁的仪表,良好态度的保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见面时,采访者要面带微笑,从容大方,充满自信,以获取被采访者的好感,若在见面时,采访者的态度较为恶劣,这样只会使被采访者产生误会,在心里抵触此次采访,不愿配合工作。因此,在与被采访者会面时,要以真诚的微笑微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在采访的过程中,从容自信地交谈,循序渐进,以促进采访的顺利完成;这样良好的态度,会使被采访者感受到真诚,会使对方从心里对其感到信任,如需要,也会主动邀请再次接受采访。
对于不同的人物,要采用不同的交流态度,譬如中西方,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比较崇尚老实忠厚,谦虚谨慎,而西方人讲究直接干脆,展露才华,在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要先了解其文化背景,而后制定相对应的采访策略。
(三)寻找相似之处
采访者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应查找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查看处分对象的籍贯、毕业院校、出生日期、兴趣爱好等,寻找相似之处,人们总是对拥有共同语言的人感到亲近喜欢,喜欢与其打交道。因此,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可以由此引入采访话题,先使被采访者感受到与采访者的亲切感,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为采访工作的进行打下基础,逐步将话题引入采访的核心问题上,巧妙地完成采访工作。
(四)人际吸引规律
人际交往的核心是真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真诚,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见面,并未从对方身上感受到真诚,这样双方都会感到厌烦,内心会觉得不太平衡,极有可能使得采访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在双方见面时,皆有诚意的微笑,使双方都能感受到真诚,这样就会拉近双方在心里上的距离,使双方之间的情感达到共鸣,互相产生吸引,且平稳自信的情绪情感,采访者真实的表情反应,会吸引被采访者,使采访工作在进行时充满着和谐有趣的舒缓氛围,让被采访者感受到像是在与朋友聊天一样,身心放松舒畅,有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合理采访技巧
电台采访的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应掌握专业的采访技巧,提炼出具有高质量、高价值的新闻信息,紧扣核心问题,在采访工作开展时,首先就应提出具有较高见的、紧扣采访核心的问题,慢慢地再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用友好的语气进行采访,使被采访者可以感受到采访者的自信、敏锐以及真诚,从而乐意与其交谈,且不可过于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从中发掘隐藏的细节,提炼有用的新闻信息。采访者要用自信大方的言谈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并适时地给予被采访者时间以供思考,以便于获得有用的信息,获取丰富的新闻素材。
(六)利用客观条件
在进行采访工作之前,可主动选择开展采访工作的时间地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避开一些高度紧张的阶段,譬如备考时期、事物较为繁忙时期,或持续性工作的阶段,在这样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接受采访,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会很大,思维不能更好的集中在采访上,不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在采访工作开展时,可以先借用客观条件,为采访时的氛围奠定一些基础,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拉近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之间心理上的距离,以便于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三、采访者注重自身的心理素质
采访者作为电台采访工作的主体,是引导电台报道大致走向的人,而采访者的言行举止也时刻影响着采访工作的进程,因此,采访者更应该注重自身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制约着自身才智与言行举止的“度”。
(一)充足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采访者在开展采访工作时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也是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自信心是自己对自己才智和能力的肯定,只有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认可自己,才会有勇气、有担当的开展工作,心理上不会精神萎靡,没有斗志,反而会勇往直前,从容大方地应对,才更有利于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坚强的意志力
采访者,不像坐在办公室里的工作者,他们需要四处奔走,到处采访,收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而在采访工作时,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面临较大的挑战与竞争,而坚强的意志力往往是支撑着采访者坚持工作、不惧困难的武器,促进采访者战胜困难,坚持不懈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三)真诚的态度
采访者从事采访工作,需要乐观的心态以及真诚的态度,有时被采访者的情绪较差,态度不好,如果这时的采访者也开始转变态度,这样只会促使双方之间的误会加深,不利于采访工作的进行。不管面对哪种类型的采访对象,采访者都应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有尴尬的氛围就巧妙地化解,有误会就及时的解决,以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拥有丰富情感
人们日渐成熟的思想意识,在与外界的思想事物接触过后,就会有态度体验,得到一些经历,而这就是一种情感。采访者的情感,要丰富,要有爱国之情、爱民之心,要为国为民,一切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正确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采访工作,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采访者的一些过激的情绪,自己都要有所控制,保持一种平稳冷静的态度面对工作。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人们离不开媒介的传播,电台也是人们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为了满足于社会群体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电台跟随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新,对于采访者的标准也日益提高,在采访者开展工作时,更注重于发掘具有社会性、高价值的新闻信息,注重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抓住细节变化以及心理活动,确保电台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