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新闻采访的技巧

作者:陈伟来源:《视听》日期:2015-12-08人气:1657

新闻在当今社会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对维护社会秩序,增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闻就是通过采访一些人获得所需要的各种素材资料,既需要对各类相关的新闻线索进行整理,也需要对采访对象组织访问和调查。要获得一手的新闻素材,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采访,从而真实地还原事件,再现人物和事件的真实状态,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在进行新闻采访时,必须充分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并采取正确的采访技巧和采访方式,才能确保采访工作顺利进行,彰显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一、被采访者的心理

在正式采访之前,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是首要任务。对即将采访的对象有初步了解,提前对其可能存在的心理进行分析,能够保证采访工作按照预期顺利完成。以下几种效应在采访过程中常会遇到。

(一)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相遇或者交往中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会使对方在进行判断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这种效应称为首因效应,即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对于被采访者而言,就如同一个突然闯入的陌生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被采访者的心理状况。记者要想和采访对象之间交谈顺利,第一印象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服饰、态度、言谈举止、开场白等方面,采访对象即可感受到记者本身的思想素质和品格特征,因此,在进行采访前,记者可以从这些方面多下工夫,做足准备,在实际进行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赢得采访对象的好感,从而确保采访工作顺利展开。

(二)自己或者异己效应。在新闻采访中出现的自己人效应,是指被采访对象将采访记者当作朋友或者知己看待,在某种程度上充分相信记者,从而对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当出现被采访对象对采访记者怀有戒备或者怀疑心态时候就出现了常见的异己人效应。在与接受采访的对象初次见面时,记者可以寻找共同感兴趣的事物、或者两者之间的共同点等,使自己能够和被采访者站在相同的立场来看待事物,拉近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对方产生亲近感。记者往往可以从对方的个人经历中寻找与其相同之处,比如来自同一个地方,去过相同的地方工作,校友,类似的经历,共同的兴趣爱好等等,然后以此作为钥匙,打开话匣子,从而增加对方的兴趣。

(三)登门坎效应。平时在生活当中,如果我们刚开始就向别人提出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会遭到对方的拒绝。如果我们先提出一些比较低的要求,通常会得到对方的同意,之后再逐渐增加我们的要求分量,这种策略常会达到我们所要的结果。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当灵活运用登门坎效应。提问时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来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求知心切,一开始就提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往往会欲速则不达。美国著名记者曾提到:“采访过程中的最佳策略是以简单的问题入手。我自己往往在采访开始时随便扯扯,然后将问题慢慢升温,最后才抛出爆炸性的问题,即使对方不回答,采访也差不多结束了,这样我不会一无所获。”

二、采访准备

在了解了被采访者的情况及其可能存在的心理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采访计划,确定采访地点,明确采访问题。一般而言,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被采访者及其相关的事情进行细致详尽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其心态以及性格等方面特征。由于其心态及其性格将直接影响采访方式和采访效果,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收集被采访者的相关信息资料,准确把握其处事态度、行事作风,对其在接受采访时的心态以及在面对记者提问时可能采取的行为做出预案。

(二)明确采访问题与提问思路,事先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在对被采访者的大致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分析之后,采访记者需要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问题,提前对整个采访流程做出详细的计划,以确保采访事务能够按照自己事先的预期有条不紊的进行,不出任何差错。

(三)按照采访问题,组织采访语言。在采访中,记者的大部分精力要集中在采访问题上。因此,在采访之前要抓住重点,设计好采访中的各类问题,并分清主次,组织好采访语言。在实际采访过程中依次抛出重要问题,进行询问,保证采访达到预期效果。

三、采访技巧

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技巧,通常从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全局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记者在做好采访前期准备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自身的采访技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一)营造和谐友好的采访氛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采访刚开始的第一个问题,要给被采访者以轻松之感,让谈话气氛融洽,才能逐步打开被采访者的心理枷锁。要避免刚开始的问题过于尖锐,避免让被采访者从一开始就产生反感或者排斥心理,因为这样一方面会打击其回答问题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其不乐意配合记者的后续询问,直接对最后的采访结果产生负面影响。

(二)合理控制整个采访过程,引导采访的流程按照事先的计划顺利进行。这可以充分发挥新闻记者对于整个采访活动的控制和把握能力。当采访对象偏离采访主题,或者回答问题表达不清时,应逐步将其引导到正题当中,避免被采访者不配合,提高整个采访质量。

(三)获取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追问等一系列方式使采访问题具体化。在细节问题上,及时并合理的增加提问,注意不要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压力。如果对方提到晦涩难懂的专业问题或存在疑问的问题,应该进行深入提问,深度挖掘新闻的价值所在,提高整个采访的含金量。

(四)在采访过程中,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互动,营造和谐的采访环境,提升采访的高度。由于新闻采访是一个自由的交谈活动,本质上是采访对象与新闻记者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如果双方不能有效和睦地交流,那么就难以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营造了良好的采访环境之后,适当地注重采访中所使用的语言技巧,就能保证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注意采访中的细节问题,注意察言观色,时刻留意被采访者的心理动态和情绪起伏。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时刻注意被采访者的表情变化,分析其各个时刻的心理活动,在其存在忧虑时尽力消除其疑虑,确保最后获得的新闻信息真实可靠。此外,细节通常能够反映出较大的问题,新闻记者要通过细致的观察,于细微处获取新闻事实的根源。

四、采访者自身能力需提高

新闻采访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对新闻记者的素质有很高要求。要促使新闻采访顺利完成,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学习采访技巧,不断增强自身的采访能力。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提升语言功底,扩大知识面。采访对象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要实现采访效果获取新闻价值,就需要记者努力培养自身的语言功底,保障与采访对象交流顺畅,同时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与各行业领域人士都能有交流的话题,有助于采访顺利进行。

(二)培养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新闻记者对政治的理解能力以及个人的道德观,将直接影响其在整个采访工作中的态度。因此,新闻记者要以了解新闻事实真相为准绳,坚定自己的政治观和道德观,坚持用事实说话,向受众传达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

(三)磨练不惧艰苦的坚强意志。新闻采访有时需要在艰苦甚至危险的环境里进行,新闻记者需要事先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只有不畏艰苦的意志,才能保证采访的顺利实施,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新闻采访。

结语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技能,掌握并熟练运用各项采访技巧是保证采访工作顺利开展的有效手段。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新闻记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采访之前做足准备,在采访中合理控制过程并进行有效引导,才能保证采访过程的顺利完成,提高采访效率。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