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类正在迈进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已经达到了千家万户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电视新闻传播模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通俗的讲,就是在媒介的背景下来探索一条新的道路。然而,在融合了媒介背景的创新道路上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不仅包括了技术和模式上的改变,理念上的改变是更为重要的,只有理念能够与时俱进,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才能迎刃而解。
一、当代媒体生态环境加速改变
(一)新闻信源无限化
由于媒体环境在发生着变化,新闻信源的无限化正是在环境改变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媒介的融合是将不同形式的媒介朝向一体化的趋势发展,而这样就会让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发生很大的改变,传播的途径就不会再是只通过纸张和电视,而是利用网络或更多的媒体来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还摆脱了信息对于传播方式的过于依赖,并且促进了传统格局的改变,这样就会解决新闻信源匮乏的问题。
(二)新闻采编合作化
传统的新闻采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需要,因此工作方式的改革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新闻采集工作要向团队合作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满足需求,还能保留分工形式的工作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将新闻信息进行共享,各个媒体之间需要进行分工合作,这样才能够促进采编合作化的形成。对于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在电视中是将视频作为最主要的方式,而在融合的过程中这属于一种最大的优势,在传播途径上在将音频、图像和文字等方式包含进去,就可以让新闻信息共享。
(三)新闻表达多元化
多元化的表达模式是媒体生态环境加速改变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上述的新闻信源无限化和采编合作化都在推动新闻向多元化发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表达方式不会再千篇一律,例如从某一个事件的切入点来讲,每个媒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这条新闻,其侧重点和价值观也会很多种的表现。在如今的环境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是非常的激烈的,如果能够很好的把握住表达多元化的要素,就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电视新闻传播效力进一步增强
电视新闻传播会拥有现代媒介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在与媒介融合之后,需要提高传播的效率,主要可以从强化信息整合、拓展传播平台和创新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信息整合
随着现代媒介的融入,传播途径以及来源无限化会为媒体造成一些麻烦,主要是因为信息量的增加使得新闻挑选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强化信息的整合才能提高传播的效力。通常媒体在面对海量信息下的新闻传播时,拼抢新闻的播放速度,在新闻的及时性方面的功能日渐衰弱。如此大量的信息该怎样进行挑选和组合工作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首先要对信息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其次运用甄别、重组、拓展等方式将散碎的信息进行重组,最后就会形成具有一定报道规模或一定时间的报道整体。
(二)拓展传播平台
在信息化的时代下,传播平台是非常丰富的,因此电视新闻的传播平台是需要进行拓展的。平台的拓展是广泛地运用报纸或者网络的方式对新闻进行报道,这样就会提高新闻和群众的接触率,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传播的效力。在拓展平台的时候要主要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终端的延伸与利用,第二个要点是新闻内容上的补充,第三个要点是管理制度的完善。只有做好这三点才能拓展出有效地传播平台,并提高传播的效力。
(三)创新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关键点,只有表达方式足够有效才能达到提高传播效力的目的。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所有的平台都是互相开放的,这就使得新闻信息之间的传播交叉性增强。电视作为最传统的一种传播平台,而随着接受信息的群体和接受方式的改变,电视的传统地位已经在慢慢地被动摇,因此创新电视新闻传播表达方式是非常必要的。电视是一种将视频作为主体的媒体,其中包含了声音和画面,但是这种方式非常严重的忽视了文字的作用,通常只是过于强调画面所带来的效果,这样就将电视新闻传播的效力限制在了一个范围之内。电视新闻传播可以借鉴网络编排的形式,模仿新媒体语态,也不失为创新电视新闻表达方式的一种探索。比如,网络语汇的借用,多元观点的同步互动等就属此列。
三、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
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走向是非常明朗的,随着各项技术的成熟和媒介的开放,电视可以借鉴或者从中学到很多不同的传播方式,并不需要仅局限在视频画面的方式当中。媒体所处于的生态环境在改变当中,信息量的增加、采编工作合作化的发展、表达的多元化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了很多新的压力,只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才能探索出电视新闻传播新的发展道路。
结束语:
电视新闻传播的地位正在受到多元化媒体的冲击,只有融入到媒介的背景下对电视新闻的走向进行新的定义才能找到新的发展道路。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从信息整合、传播平台和表达方式上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建议,希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能够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