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挑战。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高校学生数量骤然增加、学生管理的内容与日俱增,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来保证实施,由于教育资源、学生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办法的相对滞后,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等特点,如何通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急剧转型,使我们国家、我们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高校作为人才集聚之地、智慧灵感涌流之地和学术前沿探索之地,不仅是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场所,同样也是各种意识形态交汇之地,是各种势力争夺下一代的主要战场。目前来看高校整体上局势稳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不安定因素,这些都对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及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和潜在的危机。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而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礼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使其成为虚假信息、不健康信息,甚至反动信息的滋生地和传播地,网络在拓展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和新方法的同时,从形式、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洛嘉内容、范围和效果等方面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4、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实施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便于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人才,满足社会对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高校适合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学生修业时间与年限上的自由以及传统班级管理体制的打破,使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思想教育难度加大,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受到挑战。
5、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对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投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设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学生工作队伍地位不高、角色模糊、人心不稳、技能较低等原因,造成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不稳定,学生工作缺乏实效性。
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为广大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将最终取代传统的学生管理,这是学生管理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要求管理者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学生管理制度的设计、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以及管理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人本化。
2、构建教育、引导和服务为一体的学生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深入开展“三观”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构建以“奖、贷、勤、减、补、助、免”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健立“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多层次、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学校和社会所给予的温暖,从而增强他们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责任感。通过学生管理过程中扎实有效的人文关怀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研究既是新形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和改进的需要,也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要把对网络的了解、学习和研究,对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探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影响学生;要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研究、条件保障和队伍建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弹性学制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实施大学生自主管理。弹性学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指令性管理变为指导性管理。因此,学生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和实行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大学生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自主管理需要外在的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以多样化的健康活动为载体,需要以人性化的制度来约束,需要以全面、客观的评价机制作保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弹性学制下的高校学生管理,还有利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5、切实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人员结构、待遇享受、培养使用、评价和发展等各方面给予充分考虑和长远规划,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在制度上解决好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职务和待遇。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潜力、有志从事管理工作且工作业绩突出的中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学校要将其作为选拔的后备干部予以重点培养。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特点,将其岗位津贴等纳入学校内部分配办法统筹考虑。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