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校学生志愿型组织向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转型―以浙江大学
作者: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翁亮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8人气:988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按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健康个性的重要方式。顺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以“老牌”的志愿服务组织一一电器维修小组为母体,以学院丰富的学科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增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载体,以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为目标,成功进行了由志愿服务组织向“2”志者协会的转型,在突破以往学生志愿组织发展瓶颈,创建集志愿型、服务型、科研型、学习型、专业型于一体的学生社团品牌文化与组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环境万变,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遭遇“瓶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器维修小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由具有电气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电器维修和电脑维护特长的学生组成的,以“发挥专业特色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学生
组织。该组织最初以课外科技小组的形式存在,1993年在团中央提出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的政策号召下,小组正式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二十多年来,电器维修小组秉承一贯的求真务实的作风,继替了电气学子“服务社会、提高自我”的理想和宗旨,成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活跃在学校以及校外社区服务的舞台上。然而随着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作为具有一定学科特色的专业型志愿者组织,电器维修小组在自我发展和成员提高方面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发展中遭遇“瓶颈”,亟待突破。其具体表现如下:
1、组织机制松散,纪律涣散。电器维修小组以志愿者组织形式存在,成员本着自觉与自愿的原则注册成为志愿者,参加小组的各类活动。这种完全凭借自愿精神参与的管理模式,凝聚了一批具有志愿精神和奉献意识的志愿者加入到义务服务的行列,然则也使得组织机制松散,缺乏严格的纪律性和约束性,出现“散兵游勇”现象,甚至有临到活动时“抓”人来参加的情况,无法保证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也无法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和资源。
2、规模拓展空间受限,发展乏力。电器维修小组是归属电气工程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一支志愿者小分队,虽然凭借多年积淀的服务经验和精湛的维修技术赢得了学校和社区的好评,但是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该组织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如组织的规模由于其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组织地位的限制,使其仅限于学院有兴趣的低年级学生,规模也往往在十至二十人左右,与校内外大量的服务需求和社会需要极不相称。
3、队伍发展与培训欠缺,缺乏规划。电器维修小组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老带新、互助互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帮带”的传统继承模式,在信息化尚不发达的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为组织的发展积淀了宝贵的财富。然则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组员的培养与培训变得极为重要,而这都需要组织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提升方案,这也使得原来的志愿服务组织不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由此,以电器维修志愿服务小组为母体,突破组织发展瓶颈,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以学院学科优势资源为依托,努力实现由志愿者组织向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转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推陈出新,改志愿服务组织为学生社团
在多次讨论与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提出用社团的管理模式来改组这一志愿服务性质的学生组织。因为社团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学生组织,要求拥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以及较为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学院希望改组后的学生社团拥有合理的结构和体系,这是组织运行的载体,也是组织管理优化的基础。
一、环境万变,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遭遇“瓶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器维修小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由具有电气专业背景、具有一定电器维修和电脑维护特长的学生组成的,以“发挥专业特色服务社会”为宗旨的学生
组织。该组织最初以课外科技小组的形式存在,1993年在团中央提出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的政策号召下,小组正式融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二十多年来,电器维修小组秉承一贯的求真务实的作风,继替了电气学子“服务社会、提高自我”的理想和宗旨,成为学校志愿服务组织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活跃在学校以及校外社区服务的舞台上。然而随着学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作为具有一定学科特色的专业型志愿者组织,电器维修小组在自我发展和成员提高方面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发展中遭遇“瓶颈”,亟待突破。其具体表现如下:
1、组织机制松散,纪律涣散。电器维修小组以志愿者组织形式存在,成员本着自觉与自愿的原则注册成为志愿者,参加小组的各类活动。这种完全凭借自愿精神参与的管理模式,凝聚了一批具有志愿精神和奉献意识的志愿者加入到义务服务的行列,然则也使得组织机制松散,缺乏严格的纪律性和约束性,出现“散兵游勇”现象,甚至有临到活动时“抓”人来参加的情况,无法保证服务的质量与效果,也无法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和资源。
2、规模拓展空间受限,发展乏力。电器维修小组是归属电气工程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的一支志愿者小分队,虽然凭借多年积淀的服务经验和精湛的维修技术赢得了学校和社区的好评,但是在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该组织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如组织的规模由于其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组织地位的限制,使其仅限于学院有兴趣的低年级学生,规模也往往在十至二十人左右,与校内外大量的服务需求和社会需要极不相称。
3、队伍发展与培训欠缺,缺乏规划。电器维修小组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老带新、互助互学的优良传统,这种“传帮带”的传统继承模式,在信息化尚不发达的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为组织的发展积淀了宝贵的财富。然则随着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组员的培养与培训变得极为重要,而这都需要组织制定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提升方案,这也使得原来的志愿服务组织不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由此,以电器维修志愿服务小组为母体,突破组织发展瓶颈,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以学院学科优势资源为依托,努力实现由志愿者组织向专业型学生社团的转型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推陈出新,改志愿服务组织为学生社团
在多次讨论与调研的基础上,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提出用社团的管理模式来改组这一志愿服务性质的学生组织。因为社团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学生组织,要求拥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以及较为完善的组织运行机制。学院希望改组后的学生社团拥有合理的结构和体系,这是组织运行的载体,也是组织管理优化的基础。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