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媒介伦理的反思

作者:殷润国,阮来祥来源:《视听》日期:2016-02-25人气:878

    在该事件反转之前,由于密集的信息围攻,公众的认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同情与赞赏之声一边倒地统治了互联网舆论,而当消息被证实不实之后,网民心理经历了巨大的落差,感情上难以接受,纷纷指责当事人毫无良知,编造弥天大谎,利用公众的同情心。而对于媒体的谩骂与谴责也随之而来。对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新浪微博以及相关网页跟帖为样本随机抽取200条网友评论进行数据归类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利用同情心骗捐款,感觉被欺骗了”和“谴责媒体专业素养”的网名分别占比36%和30%,从数据不难看出,公众在此事过后对于媒体的不负责任行为感到不满,对其专业素养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因此媒体的公信力势必会受到损害。

    由于盲目追求时效性,媒体往往会对消息来源考虑不周到。对于这个问题,陈力丹教授有这样论述,“记者与新闻源主体之间的矛盾,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之一。对于记者们难以亲自观察的新闻事实,或在新闻事实本身很复杂很专业的时候,记者对新闻源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为此承担职业风险”。④在该事件当中,由于记者只听取当事人的片面之言,而没有去探寻更多相关信息,因此让事先杜撰好的“剧情”发酵也在情理之中。长期以来,在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一些记者编辑过于追求“快人一步”的时效,或职业道德素养的欠缺或自身惰性,往往会忽视对新闻的多方面核实。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功利主义盛行,人们心态浮躁,社会亟需一些正能量,见义勇为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宣传的重点,并且事件本身也具有相当的眼球效应,从而很容易吸引读者关注。正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媒体盲目刊登编造的“真相”,导致舆情迅速发酵,好心的网友纷纷慷慨解囊,着实为张宏宇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是,事件反转过后,感情上无法接受的公众纷纷指责媒体的“无良”行为。

    新闻媒体承担着传播信息和舆论引导的责任,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媒介市场化的推进,问题也随之而来。迫于生存压力,一些媒体争名逐利,为了发行量、收视率而违背媒介伦理的现象时有发生。美国新闻学者约翰·赫尔顿以简练的语言论述了新闻与伦理的内在关系,“在新闻领域里,没有哪个问题比新闻道德问题更重要,更难以琢磨,更带有普遍性。事实上,如果新闻工作一旦丧失道德价值,它即刻便会变成一种对社会无用的东西,就会失去任何存在的理由。” ⑤媒体发布虚假的新闻报道,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仅仅无法履行其环境监测与社会雷达的作用,反而会误导公众,透支社会的公信力,损人害己。

    抛开信息源策划的虚假信息,“利辛女子救女童被狗咬”之所以会发生舆论反转,与最初报道者、把关人和公众的媒介素养缺失是分不开的。在对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媒体得到的信息可能并不是真相或者不是真相的全部,公众在媒介建构的世界面前缺少了质疑,习惯性地选择相信媒体报道,因此,媒体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以专业的精神揭示事实真相显得尤为必要。作为肩负重大社会责任的媒体,应该在专业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好社会公器,履行职责,维护自身的公信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