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可视化策略
1、技术促使可视化变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演播室作为综合性、多角度、多景区的一体化综合播报中心也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当前除了有较先进、使用相对较多的高清交互式全媒体演播室和3D虚拟演播系统,还有图片系统、文字系统、数字化手段也共同从技术上帮助电视新闻实现可视化改革。
《今日一线》启用的高清交互式全媒体演播室,可实现大屏幕和多块电子显示屏的综合应用,以及最新的前景动画技术,大屏幕播出系统支持静态图文、动态视音频、异地连线等场景的实时渲染播出,给主持人营造了良好的播报环境,主持人解读大屏内容,对新闻进行深度加工。观众通过短信、微博等方式发送的信息,以及记者现场报道、专家评述,均可接入到演播室大屏上, 形成主持人、观众、新闻现场或专家之间的全面互动。
2、数据新闻可视化
2014年中央电视台《两会大数据》、《数说五一》等节目采用3D虚拟动画,主持人置身于数据之中与其互动,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独家新闻。以数据可视化的表现手段,摒弃以往抽象枯燥数字的简单罗列,当数据通过可视化形成新闻内容和故事之后,传播效果更会产生累加的放大效应。这既契合了大数据的核心,又重构了电视新闻生产的语境和流程。
数据可视化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不仅挖掘了数据新闻的价值,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播报格局,也为受众提供了一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电视新闻样式。
综上,内容为王,形式为金,是电视节目制作、评价的双重价值标准。可视化语言系统在电视新闻中的充分运用,是对新闻资源的优化,而数据可视化的探索与实践尚有极大的开拓空间,值得电视新闻人未来共同探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