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南昌市学前儿童触控新媒体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于敏来源:《视听》日期:2016-03-29人气:898

    本研究对南昌市3-6岁学前儿童的家长就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的情况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触控新媒体产品已达到家家必备的普及程度,学前儿童在家庭中使用触控新媒体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对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持开放而谨慎的态度;家长对学前儿童的使用行为采取了理性的限制和约束,调查可及范围内未发现极端沉迷现象。

1.问题的提出

    由“苹果”公司iPhone、iPad引领的触控交互型智能电子产品(本文称之为“触控新媒体”)席卷全球,家庭拥有这类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同时,这些产品的使用低门槛使得用户越来越低龄化,3~6岁的学前儿童也能熟练使用它们。可以说,学前儿童提早进入了虚拟世界。家长、社会对于触控新媒体的使用给儿童带来的影响表现出忧虑:一方面希望作为“数字土著”的孩子能尽早接触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生活,另一方面又担心过早过多接触会让孩子沉溺其中。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实证方法了解学前儿童对触控新媒体的使用现状,为数字时代学前儿童成长发展研究提供前提与基础。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南昌市3~6岁学前儿童及家长,以方便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南昌市3所幼儿园,主城区、新城区和近郊县都有涉及,其中既有公立园又有民办园。儿童年龄分布为3~4岁占20%,4~5岁占29%,5~6岁占51% ;儿童性别分布为男童占54%,女童占46%;家长身份分布为父母89%,祖辈5%,其他6%;家长的学历分布为初中及以下16.3 %,高中/中专18.0%,大专14.9%,本科25.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8.5%,其他6.6%。

(2)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采用自编问卷《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情况调查》展开研究,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资料调查,第二部分幼儿使用情况调查,第三部分家长态度调查。由幼儿所在班级的老师在接送时间将问卷发放至家长手中,家长带回家填写完毕后交回给幼儿老师。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5份,回收率约为88%,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率约为77%。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家庭拥有触控新媒体情况及购买动机

    数据统计分析显示,96%的家庭拥有智能手机,已经达到了家家必备的普及程度,超过一半(57%)的家庭拥有平板电脑,接近一半的家庭既有智能手机又有平板电脑,拥有率(48%)也较高。

    购买这些产品的缘由大致分为以下几类,59%的家长是为自己购买,29%的家长表示是既为自己又为孩子购买,只有约8%的家长明确表示是为了孩子购买。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前儿童在家庭中身处触控新媒体环境不可避免地接触使用这些产品,更多的是家长的选择。在为自己购买产品的众多原因中,为了工作方便和用于消遣娱乐是最重要的考虑,这也说明触控媒体产品已完全大众化,已经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品,而不再是为了追求科技时尚而购买的奢侈品。为孩子购买的家长最多的是出于早教的目的,其次是“让孩子尽早跟上信息时代”和“给孩子的生活增添乐趣”,这反映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希望新的科技产品能有助于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不是仅仅用来玩乐。

(2)家长对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所持有的态度

    综合多项数据来看,家长对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的态度呈现出开放而谨慎的特点。

    第一,家长的基本态度是倾向于肯定。43.0%的儿童家长旗帜鲜明地表示同意孩子使用,15.6%的家长的态度是“无所谓”,即58.6%的家长不反对,但也有35.1%的家长表示不同意孩子使用,另有8.3%的家长未表态。

    第二,在肯定的基础上,大部分的家长又认为触控新媒体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42.9%的家长认为正面影响大,具体包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信息技术能力、适应数字化生活,开发智力启迪思维等;51%的家长认为负面影响大,依次有损伤视力、脱离现实世界阻碍人际交往、沉迷网络等;还有8.8%的家长未表态。

    第三,触控新媒体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并没有被寄予厚望。9.3%的家长认为非常重要,30.2%的家长认为比较重要,而48.6%的家长则认为不是特别重要,5.4%的认为一点也不重要,7.3%未表态。

    总的说来,触控新媒体已经自然地融入南昌的家庭环境中,成为像家电一样的普遍存在,家长对儿童使用这些产品基本赞同,并且认识到此类产品的积极作用,如开阔视野、开发智力、提高数字化生活能力等,认为熟练使用这些产品对儿童来说是融入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对儿童使用这些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持了高度关切,普遍担忧的是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可能沉迷网络而造成的脱离现实。

(3)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的具体情况

1)触控新媒体对学前儿童的吸引情况

表1 学前儿童对触控新媒体的喜爱程度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大喜欢

一点也不喜欢

未表态

43.9%

31.7%

14.1%

6.3%

0.5%

3.4%

表2  触控新媒体吸引学前儿童的特点(可多选)

项目

方便观看动画片

游戏丰富多样

触控屏设计

人机互动

便携移动

频数

139

114

34

26

11

百分比

67.8%

55.6%

16.6%

12.7%

5.4%

    学前儿童对触控媒体产品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非常喜欢的比例占43.9%,比较喜欢的比例占31.7%,一般14.1%,明确表示不大喜欢或一点也不喜欢的仅占6.8%,总体来说,超过75%的儿童都对触控媒体产品表示喜欢或者非常喜欢。(详见表1)在调查儿童为何喜欢触控媒体产品时,67.8%的家长认为是“方便观看动画片”,55.6%的家长选择了“游戏丰富多样”,简单便捷的触控屏设计也被认为是能够吸引儿童使用的重要特点。(详见表2)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前儿童对触控媒体产品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原因依然是动画片和游戏,这与电视机、电脑等其他电子媒体吸引学前儿童的原因相比并无特殊,毕竟通过动画片和游戏寻求快乐始终是儿童的天性,只不过通过手指点击交互这种简单的操作方式使得儿童能够越来越低龄化地接触和使用这些媒体产品。

2)家长的约束监督与儿童的使用习惯

表3  家长对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的约束与监管

时长时段约束

在旁监管与否

儿童遵守情况

每次时长的

理想值

每日时长的

理想值

会设置约束86.3%

一定监管46.3%

乐意并严格遵守29.8%

30分钟以下67.8%

30分钟以下45.9%

不会设置约束10.7%

偶尔监管41.5%

不乐意但会遵守61.5%

30~60分钟 18.0%

30~60分钟38.5%

未表态3%

不必监管8.3%

反抗且不遵守3.9%

60分钟~90分钟7.3%

60分钟~120分钟14%

 

未表态3.9%

未表态4.8%

90分钟以上0.5%

120分钟以上1.0%

 

 

 

未表态6.4%

未表态0.6%

表4  学前儿童对触控新媒体的使用(可多选)

项目

看动画片

玩益智游戏

学习

网络聊天

浏览网页

频数

163

109

42

10

5

百分比

79.5%

53.2%

20.5%

4.9%

2.4%

    正因为对触控新媒体产品的正、负面影响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抱有警惕谨慎的态度,家长们对儿童的使用行为也进行了有意识地理性控制。86.3%的家长表示会对儿童使用的时段、时长等设置约束,87.8%的家长表示在儿童使用时(一定或偶尔)会从旁监管,67.8%的家长认为儿童每次的合理使用时长应在30分钟以下,84.4%的家长认为儿童每天的合理使用时长应在一个小时以内。(详见表3)在儿童的高涨热情和家长的理性约束共同作用下,61.5%的儿童情绪表现是“不乐意但会遵守”,29.8%的儿童“乐意并严格遵守”,只有3.9%的儿童情绪反应强烈,表现为“反抗且不遵守”。(详见表3)

    70%以上的儿童在3岁以前就已开始使用触控新媒体。在家长的约束和监督下,触控产品的用途也不是随意而失控的,79.5%的家长表示儿童使用触控媒体产品用来观看动画片,53.2%的家长表示用来玩益智游戏,还有20.5%的家长表示用来进行早教学习。(详见表4)53.2%的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产品的时段在周末和假期,每次使用时长在30分钟以下的占47.3%,每次使用时长在30~60分钟的占36.1%,每天使用时长在一个小时以内的占75.7%。比较而言,儿童实际使用时长虽然比家长心目中的理想值略大,但仍在可控范围之内,在本问卷调查可及范围之内并没有出现诸如各种媒体宣传描述的极端沉迷现象。

4.结语

    本研究发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前儿童的成长提前面临各种新技术、新媒介的冲击,为了孩子更好地适应数字生活,家长往往倾向于购买和赞同孩子使用这些技术产品,但家长对触控新媒体产品的消极影响十分关注,对儿童的使用行为也会进行理性控制。

    不少家长、社会舆论甚至有些研究都有一种潜在的观点:电子产品的使用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事实上,触控新媒体对儿童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儿童的成长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过度使用和武断隔离都不是理性的应对,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它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家长对学前儿童使用触控新媒体的行为需要有开放而理性的态度,对触控新媒体的各种影响要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必要的监督与引导,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更好地成长。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