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家庭制造》中不可靠叙述的伦理意义

作者:姜燕燕来源:《名作欣赏》日期:2016-04-03人气:1373

    如同我们在本文第一部分所强调的那样,对于不可靠叙述的判断,是对于叙述文本各主体间关系的判断,不可靠叙述是否成立与我们对文本中各主体本身的评价没有必然的关系。但这并不等于说,不可靠叙述与意义和价值问题毫无关系。不可靠叙述本身是文本中各主体之间意识和价值无法和谐一致的结果,不论是将不可靠叙述视为一种修辞策略还是一种阐释策略,它都为我们解读文本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重要途径。

    如前所述,《家庭制造》中,“佯作天真”的叙述在两种伦理道德观的张力中展开,不论其是显现在文本内部的矛盾中,还是显现在文本外部的阐释规约中,不可靠的症结都在于叙述者在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模糊。这种矛盾和模糊使得文本中矛盾重重,与文本希望传达的稳定的意义和价值承担相左,也与文本的接受者对于常识的判断相左,并使他们对于伦理道德标准的呼唤落空。但值得注意的是,叙述的不可靠性有时会发生波动,出现可靠的叙述,它们往往出现于叙述者明确显示出自己与经验自我之间的距离情况,实际上也是在两种价值观之间进行了明确抉择的时候。

    在叙述者明确地消除与经验自我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认同经验自我时,也就获得了一个确定的伦理定位,这时他的叙述变得可靠。以一个青春期男孩的口吻描述自己在咖啡馆中所见闻的粗俗的成人世界时,叙述者对这一世界的态度完全不掺杂任何道德化的因素,而是完全展现了“我”对于这个世界基于性意识基础之上的强烈好奇甚至艳羡,因为在这个世界中获得的经验使自己获得了“知识储备”,并“点亮”了自己此后的生活。同时,“我”与雷蒙德对成人世界的嘲弄也丝毫没有涉及到对道德规范的紧张和焦虑感。

    我们还笑话他们为了肯定自己,把一生的低眉折腰看成是美德,还为从未错过这地狱中的每一天而奖励自己。

    这种基于少年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的评价可能在无意间泄漏了“真相”,从而成为对于成人世界进行反思的一种有效立场。

    而当叙述者坦然显露自己与经验自我之间的距离,亦即对过去的经历作出完全成人化的解读和评价时,叙述也变得可靠:

    我感到在宇宙间个人命运的阵列中,我和雷蒙德的命运被安排在了一条对角线上,只是那时我还找不到那么多词汇来表达这种感觉。

    这种解读与评价摆脱了此前那种戏谑、轻浮的嘲笑口吻,并有明确的标记来显示这是一种历经世事后对于过往经历的严肃、成熟的思考。

    但这些可靠性只是局部,叙述文本在总体上仍然充满矛盾,无法由这些局部的可靠性来纠正。对于“乱伦”事件进行详细的报道这一行为本身,以及对事件的意义和评价要么左右摇摆自相矛盾,要么干脆语焉不详,已经在全局上决定了叙述的不可靠性。

    由这种不可靠性的波动,我们可以发现,《家庭制造》所希望传达的意义和价值,是对于一种更加稳定的伦理道德诉求。叙述者摇摆不定、充斥着焦虑和紧张感的叙述让我们可以看到,约定俗成的伦理道德观并非自然天成,而是一种后天构建出来的产物,它以牺牲另外一些伦理道德观念为代价而建立起来,在人们的身份构建过程中(在小说中,这一过程表现为童贞的丧失以及进入成人世界。)发挥着整合作用,但它同时也造成了对于人性当中某些部分的压抑,甚至反过来造成自我意识的迷失。自我身份的建构究竟是应当蕴藏于对约定俗成的道德的认同还是离散之中?叙述者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表面轻松戏谑,实则困境重重。

    叙述者的矛盾与摇摆揭示了伦理道德问题的复杂性,但叙述文本所希望传达的伦理道德诉求并非是对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某一极的肯定或否定,而是呼唤对于伦理道德问题更加严肃和深入的思考,从更高的层面上看待伦理道德问题的相对性,包容其多元性,这种诉求与当代社会日趋多元复杂的文化、社会和人们的心理状况是相一致的。

    丹麦学者佩尔·克罗格·汉森在《不可靠叙述者之再审视》一文中指出,多样性是人们在对不可靠叙述者进行理论探索的时候应当更加注意的因素,并且建议从“既是……也是……”(both-and)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多样性。他认为,“把确定不可靠叙述的全部责任都放置在某个单方面实体上,又是错误的。不可靠叙述的理论化需要以不同的基本策略为出发点,这则需要一个更为精当的词汇。”目前,关于这一概念的更为精当的词汇虽然还没有出现,但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理论探讨已经使得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质越来越突出。

    从对不可靠叙述问题的争议和探讨中来看,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从最初的仅仅涵盖叙事交流过程,到涉及叙事文本之外的诸因素,从最初的为了方便探讨作者意图、研究文本修辞策略,到延伸至文学的接受端,从最初的单一概念,到日益详细和多元化的分类方式,其本身正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成为推动当代叙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作为叙述文本各主体间矛盾的表征,不可靠叙述的大量出现与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存在着一致性,它也是表现观念意识、伦理道德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复杂性及矛盾冲突的有效手段。在小说《家庭制造》中,不可靠叙述在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两个维度之上共同显现,使得文本既展现了伦理道德问题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又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严肃的伦理道德诉求,这一诉求并非要求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呼唤重新看待和思考伦理道德问题。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