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的构建
1、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理论方面的构建。
第一,马列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所有属性充分发挥,人的所有属性的全面发挥就是指人的能力最大发展以及个性的自由发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符合马列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
第二,人的发展是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的,人本身的先天性因素和后期受到的教育都会影响其发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是对人的发展的教育创新。经过研究调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受到后期教育因素的影响更大,这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起到指引作用。
2、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创新体系方面的构建。
首先是确定科学教育创新理念,重点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创新理念贯穿到整个高校教育体制中,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个性,使得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彻底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和心理疏导理念。
第二,要将现有的教育内容做优化整合,拓宽教育的思路。把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诸多教育因素结合,如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更好的结合起来,打造成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课程和实践上都能得以应用。
第三,在高校思想教育体制上,努力做出创新性的体制机制,更全面的建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的工作机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服务。加强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健全人格的培养。
3、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确保大学生的独立地位,建立学生的利益诉求机制,维护每个学生的尊严。
大学生的内在发展有很大的需求,要建立发掘学生内在需求的机制;结合网络信息技术渠道,实时掌握学生的内在需求,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诉求。把这些诉求通过数据整合等手段将其分类,列出每一类学生的问题所在,提前结合问题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能快速准确地处理学生的诉求,排除学生的外在压力。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要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实效性,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从人文历史、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增强教师队伍的人文情怀,使教师队伍能够在学生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学能力上得到提升;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得师生关系能够更加融洽,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和精神上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教育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建立起全面的教育环境机制,增加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有效性和长期性。从校园文化的高度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从大学精神的高度,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建设校园文化,提升校园精神建设,充分发挥从校园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关系,创建和谐校园,树立以人为本,以德树人的旗帜,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关怀,让学生在道德、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受到校园人文情怀的影响,体会具有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