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探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古诗词是高中语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国人有必要学好语文,学好古诗词。古诗词包含着丰富的先贤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传达着古代的历史文化风情,常常是古代文人抒发自己情怀和寄托自己理想的一种方式。由于生活时代相差太远,和现在人们的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单一的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枯燥无味,学生常常被动学习,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分析学生的心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古诗词的思想,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能力很有必要。
1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在高考中占有很大分值比重。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读起来枯燥难懂,学生常常需要进行死记硬背,造成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方法比较枯燥,缺乏变通
高中古诗词授课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与理解诗意----剖析诗词及作者情感----朗读与背诵,这样的模式下学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探究,甚至有时老师直接点明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和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无法真正明白诗词,不能培养起对诗词的兴趣和分析诗词的思维,缺少对诗词想象力的培养,这也是当前高中语文学习的薄弱点。
1.2缺少想象力的培养
古诗词常常会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发挥充足的想象力,解读理解诗词的思想和意境。现在高中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也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提高,也是目前高中诗词对这方面的教学存在短板。
1.3教学重点的变化
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瑰宝,但由于时代久远,很多事物和表达方式现在很少提到,加上现在高中都比较个性化,古诗词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造成学生平时不用,学的时候不愿学。这主要由以下三种因素造成。
内部因素方面,现在高中生接触事物比较多,形成自己的认知,容易追求个性,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高中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容易对文学等方面的东西不感兴趣,加上古诗词需要机械记忆,有的枯燥难懂,导致学生丧失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古诗词平时不用,仅仅在课堂上和考试上用到,造成学古诗词纯属为了应付考试,他们不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不感兴趣的古诗词学习中,而愿意去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外部因素方面,现在社会上一些游戏、音乐、通俗低质书刊等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学生由于自知力不足,很容易沉溺于此。学生偏爱于通俗易懂,不需要动脑子又能休闲娱乐的事物,对古诗词的学习偏爱于通俗化理解,加上老师古诗词授课模式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对古诗词的意境、内涵引导不到位,学生难于理解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难以引起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教师方面,教学重点过于为高考服务,所以倾向于答题技巧以及如何得高分,从而会忽视古诗词鉴赏真正的含义。这是应试考试造成的必然结果,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侧整点向思辨能力培养转移,应试考试的弊端将逐渐弱化。
2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方法探索
针对古诗词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学生不愿意去学习的情况,教师应创新古诗词学习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找回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欣赏能力。
2.1重视有感情的朗诵
古诗词往往文字优美,有着音韵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感情和抒发了作者的理想信念。通过朗诵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李白的《蜀道难》,感情奔腾直泻,艺术手法夸张,想象丰富奇特,意境优美,意蕴浓郁,读起来朗朗上口,句式自由、叶韵宽松,朗诵时古诗词的美不言而喻。
2.2拓展想象力
古诗词文字常常经过仔细斟酌,短短的几个字包含着丰富的意境和情感,这些唯美的意境和情感又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实际学习中往往对这些诗词的解读不够优美,唯美的情景通过老师生硬的讲述后失去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学生自然找不到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别有风格的骈体写成的诗序,笔力明快、风格清新、又气势恢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色,描绘的自然流畅、仿佛行云流水,“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画面唯美动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弦管、纤歌、美酒、佳文”仿佛就在眼前,高朋们觥筹交错、赋诗作曲的景象活活如生。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每个画面一一呈现出来,使学生更身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作者的情感,也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
2.3将古诗词融入生活
很多诗词表达的人生观点表达的人生智慧,在现在也很有现实意义。比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欧阳修《伶官传序》里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教师在课堂课外引导学生学习和判别一些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价值的生活观点、理念,不仅有利于古诗词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
3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打破古诗词学习的窘境,更好地传承古诗词这样的传统文化。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