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纪录片《艾米》中看大众心理和媒体责任

作者:王辰来源:《视听》日期:2016-07-28人气:1025

《艾米》是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全片除了少数镜头是艾米逝世后补摄的以外,其余镜头全部都是运用艾米生前朋友同事以及记者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导演阿斯弗·卡帕迪尔将这些资料剪辑到一起,向大众呈现出一个和媒体宣传中完全不同的爵士歌后。她不再是被业界褒贬不一,被媒体群起炮轰的“毒后”,而是一个天真烂漫的追求音乐梦想的邻家女孩。影片以时间为轴线,将艾米步入青年后的人生轨迹完整地呈现出来。运用的影音资料既有豆蔻年华的少女日常,又有桃李时节的青年烦恼。回望艾米的堕落之路,除了家庭因素的影响之外,大众的失控和媒体的失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失控的大众

(一)大众的窥私欲望

起源于美国的爵士乐,是以即兴著称的乐种,故自由与随性对从小受到爵士乐熏陶的艾米来说尤为重要,正如她在回答记者关于自己可以取得多大成功的问题时说:“我完全没有概念,我不觉得我能驾驭那么大的成就。说不定我会发疯的。”她是一个不渴望功成名就的纯粹乐者。但事与愿违,才华毕露的艾米一度被誉为“英国最佳女歌手”“百年难遇的爵士乐天才”,在这样的光环下,各方面的目光接踵而至。虽然她的音乐天赋无人能及,但她却不懂得如何去应对社会大众与媒体,面对镁光灯和摄像头,她显得失措又无助。

媒体之所以对明星趋之若鹜,归根到底是因为媒体要通过对明星的热点事件的传播,来营造出一种媒体奇观,引发大众的关注,刺激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谋取经济或政治利益。这样的媒体奇观,对于媒体本身,其属性是积极还是消极并不重要,造成眼球效应才是他们的生产动力。

大众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和操弄行为的心理称为之大众窥私心理。本能论认为,好奇是人的原始动力,当其得到满足,个体会感到愉悦感。人们打探他人隐私,以满足自己的窥私欲,同时又在满足其他人窥私欲的过程中,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出现,确立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得到心理满足感。近些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中流砥柱。传播途径多样化,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范围空前广泛,新媒体让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一书中提出的的地球村的设想逐渐成为了社会现实。但与此同时,传播媒介的便利与发展,使人们的窥私欲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三里屯“优衣库”事件的走红便是大众窥私欲得到宣泄的产物,一段与传统中国价值观相悖的不雅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传阅、转发,很快便红遍中国,这与大众普遍存在的窥私欲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大众拥有这样窥探隐私的欲望,所以媒体才会更加对公众人物锲而不舍地穷追猛打,这也是影片中艾米堕落的重要诱因。无论艾米身在何处,镁光灯的闪动与快门的声音都会如影随形。闪光灯照射下的艾米肤色苍白,面无表情,眼神涣散,充满落寞与无奈。

(二)大众的从众心理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无意识的人格取代有意识的人格,群体中个人的感情和思想因暗示和相互感染作用而倾向于一个共同方向,还有这种由暗示所获得的观念有立刻转化为行动的倾向,一个人有了这些特点之后,他就不再是他,而是一个受群体支配的玩偶。”①公众人物的公众性使他们享受了普通人不具有的权利,他们或掌握公共权力,或享有高社会地位,或享有良好的声誉,故他们势必处处要遭受众人的关注,由于人类具有窥私欲,大多数群体会格外关注公众人物,而往往这些群体的关注会引发更大群体的关注。《现代视听》编辑部主任杨永军认为,“社会事件无关大小,皆会引发人们的‘围观’,并可能导致群体性舆情的爆发,在社会舆情的形成过程中,人们盲目从众发展成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心态。”②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大众普遍失去了自己的智慧,变成了群体意志的一部分。在影片临近结尾的部分,艾米最后一次登台演唱会,酩酊大醉的她再也无法忍受大众给予她的压力,毅然罢演。本是爱戴她追捧她的观众们嘘声一片,各大媒体的转播对艾米的行为进行了毫不吝啬的批判,没有人去深究艾米为何罢演,而是一味地谩骂与责备。在群体行为中,个人意识被弱化或淡化,由于沉默螺旋的存在,少数艾米的支持者和簇拥者在大众意志的熏陶下选择沉默或者倒戈。这也是艾米一度恶名昭著、人所不齿的重要原因。

二、失范的媒体

    (一)无所不在的媒体

《艾米》影片的一大特点是全片基本以各方关于艾米生前的影音资料组合剪接而成。令人拍手称奇的是,艾米生前的影音资料之多,足以向众人描绘出艾米从艺伊始直至走到终点的历程,让观众更加了解这个神秘不羁的“毒后”。但同时,这也使人感到可悲。人生中镜头无处不在,导演这样的剪辑构思,仿佛旨在表明悲剧上演的真实原因:媒体把艾米的私生活连同她的音乐一起暴露在众人面前。王利明在《隐私权内容探讨》中指出,所谓艺人的隐私权,是指从事演艺的人员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合、非工作事项等背景和环境下享有私人生活秘密、私人生活空间以及私人生活安宁不被打扰和窥视的权利。③但事实上,艺人隐私权受侵犯事件频有发生,戴安娜王妃事件、郭德纲徒弟打人事件、姚贝娜遗体被偷拍事件等等,由于媒体的失德失范而导致的悲剧与冲突不胜枚举。

    (二)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

媒体在追捧明星的同时,会不断从中找出新鲜点吸引大众的眼球。然而当新鲜成为新闻报道的唯一标准,就势必会造成新闻失实。媒体关注的是产生轰动效应的因素,自然就忽略了其他构成因素。所以,媒体所报道的新闻未必就是社会环境本身,它是经过把关人层层筛选所构造出的一种拟态环境。由于大众对拟态环境所描述的现实环境并不了解,媒体是他们了解现实环境的唯一途径,故而大众容易对媒体所塑造出来的拟态环境深信不疑。这也是谣言为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愈发容易促成社会舆情起伏的原因。2016年3月,新媒体的重要阵地,微信朋友圈被一组名为《疫苗之殇》的图片报道刷爆,很多网友措辞激烈甚至愤恨地转发,可事实上,《疫苗之殇》并不是新闻,而是搭上山东非法运营贩卖5.7亿元疫苗的由头,以旧稿嫁接十余位因疫苗过世的儿童的照片与经历。此类谣言近年也频频出现,如“手机会使磁卡消磁”“微信将实行收费制度”。正是因为大众对于媒体营造的、自己所不熟知的拟态环境过度信任,才会使谣言大行其道。这就要求受众自身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会辨识拟态环境的真实性。此外还需要媒体工作者深挖新闻本源,追寻新闻事实,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新闻报道。影片中,在艾米饱受抑郁和失落,想要逃避一切的时候,媒体仍旧对艾米进行无情的炮轰,甚至进行无端的猜忌和嘲弄。这种行为不但是对艺人的公正缺失,也是对大众的责任感缺失。在媒体主观臆断般的报道下,大众对艾米的信任度和好感度急剧下降,这成为艾米自暴自弃以至最终陨落的主要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众与媒体的失当最终导致了艾米悲剧的发生。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迫下,艾米无奈地选择做一个逃兵。在当今自媒体时代,大众与媒体逐渐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如何营造规范的舆论环境,进行良好的舆情控制,是亟需思考的问题。首先,大众应提高媒介素养,学会控制自己的窥私欲,加强传播者意识,不盲信,不盲从。其次,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增强专业素养和道德意识,遵从新闻的真实客观的要求,建构健康的新闻观。最后,政府需对相关法律条例进行完善和补充,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监控力度,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安康。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