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纪录片《空山》的拍摄技巧分析

作者:杨肆洋来源:《视听》日期:2016-07-28人气:880

来自成都电视台的彭辉和他的助手们,用一个个镜头,带我们走进那个住着六千多人、石灰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视水如命”的坝子,讲述关于“空山”的故事。该片属于社会类题材,还原了在祖国西南一隅的山民的生活现状:山民们世代依山而居却没有享受到“山的恩泽”,他们如片中的宋云国一般生活,每天花费四五个小时去离家十多公里甚至更远的“天然蓄水池”背水。即便如此,山民们并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他们开垦山林,在水源稀缺的山上种下为数不多的几种可以存活的作物:苞谷(玉米)、土豆、向日葵。他们接受现实却不安于现状,让娃读书、寻找水源、盖瓦房、全民动员修水渠……他们没有苛责生活的不易,也鲜有搬出大山的念想,只有乐观向上、渴求新生活的态度。

    该片除去花絮部分,时长五十八分钟。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无法穷尽山民的生活,可并不妨碍山民生活的呈现。显然,片子编导在影片节奏的把握上是下了番功夫的。该片的节奏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时间为脉络揭露山民为水而生、生活困窘的内部节奏。其二是外部节奏,即镜头语言和色彩语言的运用等。

一、空镜头与色彩运用相配合

空镜头其实指影片中只对环境轮廓进行相应的描写而不出现纪录片中所表现的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一种镜头方式,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①大量的空镜头在本片中随处可见。片子开头宋云国唱完山歌后出现的黎明时阳光微照的橙色苍凉,不但运用了空镜头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而且清晨那抹令人眩晕的橙色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片子的展开埋下伏笔。随着片子的深入,这样的镜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四月春耕的阳光斜照,屋檐上方的蓝天白云,蓄势待发的耕牛;五月裸露地面上一株绿植向阳生长的特写;六月宋云国家门前一棵茂密却矮小的树,拉镜头下的背水桶,裸露地表上枯死的绿植;六月下旬烟雾缭绕的七仙包,山脚下宋云国家烟雾飘过的茅草屋;二十天后,清澈的水源从输水管道喷涌而出;九月蓝天白云植被环绕的宋云国家,宋云国家门口的近景;十月露出鱼肚白的太阳,拔地而起的瓦房掩映在蓝天白云下;雪后结着冰凌的树枝随风飘荡,降镜头和推镜头下的柳树湾蓄水坑……这些月份间空镜头的使用,不仅起到转场的作用,而且还突出了故事背景,表达出片子深远的意境。

片中除空镜头的使用外,还运用了不同的色彩。片子开头部分,片名“空山”的鲜红字样映入眼帘,给人一种震撼,激发观者继续欣赏片子的兴趣。片中6分50秒和10分03秒处分别拍摄宋云国一家人在旺盛通红的火苗下洗脚和绍娃子要求母亲“补书”的场景,虽然日子是苦了点,但从火光照射到他们脸上的表情来看,倒也显得十分温馨。此后,纪录片《空山》中的色彩画面依旧屡见不鲜。宋云国打着火把顺着崎岖的山路回家,山民们架起自制扶梯在被火把映红的山洞里取水,夕阳的余晖和瓦房砖瓦颜色的交相辉映……这些色彩的使用,交代了事物发展的环境背景,又因色彩的鲜艳亮丽让人印象深刻。

二、同期声与解说词相得益彰

同期声是指在拍摄过程中,与画面同步记录下来的和事件相关的人物语言和现场音响。②纪录片《空山》在拍摄时还注重同期声的使用。片中同期声的使用恰如其分,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形式。片中9分37秒绍娃子和母亲在“推玉米”时有这样一段同期声,伴随着碾压苞谷的吱吱声,七岁的绍娃子不情愿地说道,“我不想推了,娘。”母亲答道,“不想推也要推完。”虽然母亲说话时脸上挂着乐呵呵的笑容,但不难看出,年仅七岁的绍娃子早已成为家中劳动力的一部分。这样的经历在绍娃子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这些经历与绍娃子的童年时光相伴而行。

解说词是纪录片创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众在观看纪录片画面时,诉诸听觉器官的一种文字语言,是作者理性思维的直接外化。③《空山》为更好地表现主题,还注意解说词的使用。片子开头在给出“空山”大全景随即又将镜头拉回来时,一幅荒凉空旷的山地图景映入眼帘,随即解说出现,对该地区——“空山”的自然环境尤其是水源紧张的事实作了简要概述。这对画面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引导观众欣赏影片,不至于显得突兀离奇。

三、细节描摹深化主题

细节是纪录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对表现纪录片情境、深化纪录片主题起到烘托作用。《空山》中宋云国之子绍娃子的“表现”就是一种诠释。开学前因为拿了家里的五毛钱而被父亲严厉训斥,听从父亲的“指示”心甘情愿地去打猪草,向邻居何通远借苞谷时的精明,帮母亲挖出已经生长一段时间的土豆,替生病的父亲背起沉重的水桶,父亲生病后摔得满身是泥却只接到半盆不到的水,日子好了以后吃上肉却不贪多,雪天里去林场接水……这些细节的有机组合,使一个坝子里生长的孩子形象跃然而出。绍娃子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可偏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绍娃子的童年仍然充满欢乐。自制的纸飞机可以飞到他想去的地方,没有电视可看的日子里,自己动手做球拍——自己和自己打乒乓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年少的他,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可七岁就养成将洗漱用水用竹篓存储起来供耕牛饮用的习惯,十三岁后吃上米饭和肉这些“奢侈”的食物后仍没有任性地索求。这些镜头,有编导选择时的刻意为之,却不妨碍一个听话懂事、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山里少年的形象展现。

影片末尾,宋云国对儿子绍娃子的教育期望,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是中国其他千千万万农民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宋云国们知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但对于绍娃子们走出大山、走出农村,接受良好教育,改变命运的期待,永远没有停歇。

四、思考与启示

一位纪录片导演在谈到纪录片创作时曾说过,“在一次一次看素材时,你会发现总有一些东西像石头一样。你总是会出其不意地被生活打击了一下,其它的都是泥巴,只有这个是石头。把你的石头挑出来,因为它起的是钢筋的作用。如何让作品成为一个建筑?非常结实的建筑,不因为时间漫长而有所松动。”导演彭辉就挑中了“空山”这块石头,由这块“石头”作为主体的纪录片《空山》,

所散发出的人文关怀,所传达的底层的声音(农民的声音),有种穿透人心的震撼。好的作品需要仔细推敲,需要认真体悟,更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