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高师声乐教学中咽喉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教学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来源:原创日期:2012-02-23人气:1154

声乐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而有关打开咽喉.稳定喉器的问题,在歌唱中历来被众多声乐专家、学者所关注。在歌唱过程中,喉器究竟处于什么位置,咽喉如何打开,成为所有歌唱者讨论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声乐教学中,要使歌唱者更好地掌握发声技巧,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必须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建立良好的歌唱状态。正确理解和把握打开咽喉、稳定喉器的概念,从而得到纯正.美妙的歌声。一.稳定喉器是为了打开喉咙打开咽喉的原理:从生理构造上看,能够“打开”的只有咽部。喉部的四块软骨难以向四周扩展,而只有甲状软骨可以下移。“打开咽喉”的动作要领是自然的.松弛的放下下巴,即先抬起笑肌.颧骨.擎起上牙床.拱起软腭,领关节就自然松开。然后放松咬肌、松开牙关.打开颂关节。不要捏紧喉咙,更不要让舌根堵住喉咙向四周即自里向外扩张。下颢自然放平,就可以帮助喉头向下稳定,因为下颢与舌肌.咽肌相连,下颢下垂就带动了喉结。因此,下颢的位置可以决定喉头的位置。喉头向下与软腭抬起有机的配合,在发声时软腭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抬起,但决不能过分,否则会因僵硬而效果不佳。而喉头也一定要自然的放下,决不能强力的压下或抬高。只要做到正确的吸气,吸得深,控制的稳,就能够自然的.不加任何强力地放下喉头,并使之稳定。喉头的下放和稳定就是“打开喉咙”的前提。歌唱过程中一定要打开咽喉、稳定喉器。著名的英国声乐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对于歌唱的发声曾概括了四句话:“用无声的呼吸把喉咙放松,开始发声就要落在准确的音上,像打哈欠样地唱着‘啊’字,吸气好像是在激动时的模样”。大师对于发声作了一个精辟的总结。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要使发声器官的功能得到正确发挥,养成习惯性的控制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发声理念,那就是歌唱的最佳状态一打开咽喉.稳定喉器。
1.歌唱时喉器位置的稳定能使歌唱者获得洪亮、优美的声音
人体发声原理和乐器的发声原理是一致的。比如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它们的弓与弦接触之处都在琴的下方而不在上方。而喉器里面的声节是发声的基础,和乐器的弓拉弦发出的基音一样,声带是直接发出声音的,基因就是发声的基础,没有了基音,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不可能产生泛音,也就没有了共鸣,就不可能有完美的声音。我们说,没有了基音,就等于乐器的弓弦出了问题。因此,喉器的稳定是歌唱发声中的根本,而牢固的歌唱基础也只能由稳定的喉器位置来建立。
2’稳定的喉器位置能获得正确的歌唱状态
喉器稳定了,喉咙就打开了,歌唱者的根基就扎实了,这样在他的咽管内就形成了较大空间的咽腔,气流冲击声带发出的基音,经过这个咽腔的共鸣,发声时就能唱出优美的声音。而且咽后部的咽壁很容易挺立起来,这样就能获得正确的歌唱状态。当然,任何一项机能发挥作用,必须依靠与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其它器官做整体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要想获得正确的歌唱方法,仅有稳定的喉头位置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各部件的协调,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稳定的喉器是打开咽喉的基础。
3’稳定的喉器能使歌唱者的嗓子起到保护作用
我们在前边分析过,会厌软骨有两个方面的功能,有咽壁挺立的作用,还有对声门起保护作用。有关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声带以及整个喉咽腔的各种病变,诸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水肿.声带肥厚.声门运动障碍等,都与发声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发声不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喉器位置较高,牵引了喉关节上肌肉群的不正确扯动,从而引起拉紧声带.撕裂肌等的不正确运动,久而久之易引起声门运动障碍,引发一些病变,使患者发声困难或难以学好声乐。因此,稳定的喉器位置是正确的歌唱状态,也是对嗓子起保护作用的最佳发声方法。
二.打开咽喉.稳定喉器,才能获得良好的气息支持
人类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发出的声音多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声音,这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声音在发声时没有考虑喉器状态和气息问题,生活中的常态,喉器属于上移状态,咽喉部位属于似开似合的非歌唱状态,因此,声乐训练者要在打开咽喉.放下喉器这个艰苦的训练过程中下很大的功夫。
打开咽喉并体会喉器稳定1.练习“打哈欠”动作,体会低喉器位置的稳定状态
在体会打哈欠时“打开喉咙”的感觉,并力求做到把喉器放下来。打呵欠时,歌唱者可以用手指按面颊侧面,耳朵后面,有一凹陷,这时喉头位置就在低位上,是最佳唱歌时的状态,只要感觉到.体会到软腭抬到恰到好处的位置,自己也有舒适感,那么以此种感觉寻找适当的练习,也就可以调整好喉器的低位,并做到相对稳定,喉器周围的肌肉是最放松.喉器位置也是最好的。歌唱中喉器的位置是相对稳定的。在唱高音时喉器位置就比低音时稍低。其实没必要去想喉器位置,只要在唱歌时一直保持吸气的感觉。想象“不断地吸气”,“怎么吸就怎么唱,”“吸到哪里就唱到哪里”,这样也可以体会软腭上抬,喉器下放的感觉。也就是“声音贴着咽壁吸着唱”,完全忘掉自己的喉器。怎样唱舒服就怎样唱,但要保证“倒吸气”状态和气息通畅,声音落在胸口第二颗纽扣位置,即胸腔共鸣点上。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