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 、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1]它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和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里的积极实验、探索和研究。合作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主体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进程[1]②。它以同质或异质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互动及组际交流而达成学习目标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
约翰逊兄弟提出无论何种合作学习形式或策略,必须具有五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那就是积极的相互依赖、面对面的交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以及小组 自评[2]。积极的相互依赖是指小组中所有的组员在目标、角色、奖励、资料和身份等方面的正相互依赖各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内每一成员的成绩,有一个或若干个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共享资源并具有共同的身份或标志。因而小组成员不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确保所有的小组成员也学会所布置的材料。他们必须做到:“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面对面的交互作用指学生得到足够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彼此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并交流所需的信息和材料。个人责任即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必须自己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该任务的完成情况将影响到小组的成就。社交技能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必要的社交技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正如合作学习倡导者所说,学生要“在合作中学会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小组自评是指每过一段时间,各小组对该段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讨论和反思,用以促进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策略多种多样,主要有小组调查(GI)、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STAD)、切块拼接(jigsaw)、及共学式(LT)等等。
二、 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要求,英语课程标准中把小学英语课程的目的定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小学英语学科而言,英语教学就是为小学生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英语学习的情景和语言交际型活动,让他们在听、说、玩、练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初步形成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
(一)趣味性
小学英语是英语入门教学,所学的知识内容相对较少,功能性较强。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寓教于乐,设法使小学英语变成像玩积木、踢足球等儿童喜爱的活动一样,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教师面临的挑战就在必须走入孩子的世界,在组织教学时首先要设计出适合他的水平的任务和活动,即贴近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
(二)灵活多样性
小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其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均尚未定型,具有极强的可塑性。[3]小学英语教学应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成长需求来进行,诸如小学生感知事物的无意识性和情绪性强,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差,意志水平较低等,这些典型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均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
(三)任务化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学习英语主要以“习得”为主,他们像学习母语一样利用“语言习得机制”来学习外语,他们几乎是在无意识地习得语言。到了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逐渐渗透“学得”,开始由无意识的“习得”逐渐转向有意识的“学得”。小学儿童与语言发生关系时主要看语言能做什么,而很少看语言“是什么”。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强调用语‘做事而非学习系统的语法规则”。“任务型”的活动设计,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佳选择。
三、合作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的必要性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的特征一种“壶杯”教育理论(jug and mug theory of education)。[5]教师(壶)拥有理智的和实性的知识。学生(杯)是消极的容器。[6]知识可以灌入其内传统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识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过于注重外在的机械操练而忽视内在的信息加工过程,过于调教师的灌输而忽视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合作学习打破了长期以来统治各级各类学校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合作学习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成为知识意义主动建构者,构建了一种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师生关系及课堂环,以及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下面以具体的图表对比来显示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 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
注重内容,强调结果 | 注重过程,强调“为什么” |
学生各自独立,并经常相互竞争 | 学生相互依赖,并协作学习 |
注重演绎法 | 注重归纳法 |
终结性的评价 | 多种形式的评价 |
重视知识和概念 | 重视知识的价值 |
统一化教育 | 个性化教育 |
机械化的记忆知识 | 多种渠道主动建构知识 |
强调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 | 强调获取知识过程中的思维和能力要求 |
教师是传授者、灌输者 | 教师是促进者、帮助者 |
培养“有用的机器” |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
还有合作学习的研究者认为,合作学习既适合于各种学习者群体,也适合于各个学科(Johnson等,2000)。近些年来,合作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合作学习的研究者及广大外语教师在实践中验证并发展了合作学习法,最近几年圈外出版的几本论著中有几百个专门为外语课堂设计的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因为合作学习为学习者营造了适合外语学习的情感和认知环境。[7]合作学习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大大增强了学生外语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合作学习采用了基于“进步”的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得每位学生具备为小组做贡献的均等机会,从而每个人的自尊都受到保护。合作学习是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小组的成功意味着每位成员的成功,因此,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加大,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英语的机会。
(二)有利于加强课堂语言信息输入的可理解性,从而确保语言的质量
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获得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合作学习中学生获得的语言输入是适合个人发展的,是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ZPD)的,即略高于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水平,经他人协助后,可达到的层次。这类似于Krashen的i+l的水平。[8]vygotsky(1978)认为即使语一言输入是可理解的,若不属于最近发展区也不能促进学习者进入下一个发展水平。合作学习小组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随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协助,加上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总的语言输入是略高于任何小组成员个人现有水平的,因此有利于加速“最近发展区”内高低两个层次之间的螺旋扬升,不断把今天的“最近程度”变成明天的“实际能力’,合理地运用了“二语习得”机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使用环境,降低了学生口语表达时的焦虑感。
四、合作学习策略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要注意“最近发展区”的原则
任务的难度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任务只有适合学生的起点,才能保证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司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才能使学生品尝到问题解决的成就感。
(二) 教师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尽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和干预争论的习惯,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实践活动。[9]
(三)适当的评价
外语教学是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伴随着教师的语言输入,需要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还需要教师对反馈进行及时的认可或纠正,这就相应地涉及到诸多的情感活动,学生是否敢于开口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否妥当。
五、结语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一定要让老师不断的反思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课堂的应用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学习,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又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并且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全面发展的目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