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言虚词的解题方法
一、从语法结构分析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根据用法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词义。例如:
1、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宽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宽”的宾语,代词,活用作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吴、越之众”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3、辍耕之垄上。
——“之垄上”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从对应位置分析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并列式句子,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来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应该是语气助词。
2、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三、找特殊标志分析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常会使用一些虚词来充当标志性词语。这此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例如: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2、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
四、品语气表达分析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以下四个例子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但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因而用法也不同。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其”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怎么”“难道”。
五、定具体语境分析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要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例如: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第一句中的“而”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而第二句中“而”是通假字,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
再如以下关于“焉”的用法: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
—— 语境是“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死焉”即“死于这件事”。
2、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语境是“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五位义士”。“葬焉”即“安葬他们”。
3、割鸡焉用牛刀。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反问的语气,由此可以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哪里”。
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啊”“呢”。
六、看删换变化分析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的表达受到影响的一般是介词。例如:
比较下列名句中“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木欣欣以向荣 ④士大夫终不肯以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删除法”,删除“以”字,①、④句意表达受到影响,②、③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以推断①、④句中的“以”是介词,②、③句中的“以”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①句中“以”表示凭借某种特质,④句中的“以”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②、③句中的“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可得知正确的答案是C。
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解答。把四个句子中的“以”用“而”来替换,①、④句意的表达受到影响,②、③句意的表达不受影响,据此可推断①、④中的“以”是介词,②、③句中的“以”是连词。
七、借句式特点分析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固定句式来推断。所谓固定句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动。例如以下几个句子,要准确把握其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就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 “苛政猛于虎也” 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虎”是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2、竖子不足与谋!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