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艺术考生专业基础水平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从小学习音乐(通常选学一样乐器)并将其作为爱好与特长,长期学习下去。高考时,其中少部分孩子因为专业优秀或是爱好音乐而报考音乐学院继续学习,大部分孩子由于文化成绩一般(甚至较差),担心不能顺利考入普通大学而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的音乐专业。故此,考入普通大学音乐系或者音乐学院的学生,通常表现为文化水平一般,专业水准平平。
作为一名有教学经验的音乐基础课授课教师,明显感到近两年来学生音乐基础水平的整体下降,觉得学生比以往难教,学生的专业水平也跟着下降。学生个人的综合水平很难达到我国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改革所提出的要求。
视唱音准差,不会打拍子,不会唱基本节奏型,不会认3/8拍,不会识低音谱号,不会记谱,听写时经常写错谱号、调号、拍号的顺序,不知音程、和弦是何物?节奏、节拍有什么区别?调号有什么作用?……以上问题在新生中比比皆是。看到此种情况,本人深感焦虑和担忧,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经过思考我认为,问题出在不太科学的音乐专业招生考试制度上,是这种制度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音乐类艺术考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省份实行了音乐类艺术考生必须参加本省音乐专业统一考试的规定。具体地说,只要打算报考音乐专业的考生,无论报考本省或者外省的院校都必须参加考生户口所在地省份的音乐专业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省统考)。通过省统考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音乐院校(例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等)。对于想要报考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音乐专业院校(例如许多综合大学的音乐学院或者音乐系)就以此次省统考的专业成绩为依据招收学生。
依照以上规定,报考没有自主招生资格音乐院校的考生,只需参加本省组织的省统考,就算完成专业考试。但对于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音乐院校来说,在没有面试考生的情况下,只有按照省统考成绩招收学生。客观地讲,这种招生考试制度比以往的制度更有利于学生通过专业考试,但对大多数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音乐艺术院校来说,必然导致生源质量下降。
虽然,上述招生考试制度跟以往的招生制度相比能够节省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不用安排招生教师在全国范围内四处设点奔波劳顿;被设为招生考试的城市不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考生不用担心同一天报考多个学校,而无法安排考试时间等等问题。但是,此种招生考试制度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参加省统考的评审专家,由于连续几日考查成百上千考生的专业水平,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难免出现审美疲劳、反映迟钝的评判现象。据反映,一些省份的专业考试只图形式,考生表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五分钟,考生还未尽显其专业技术就被叫停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某些省份对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太过简单、分值定得过低,造成学生专业基础水平降低。例如,福建省和浙江省不考音乐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乐理);辽宁省只要求考生做试卷上几百道选择题,却不要求考视唱练耳;有些省份即使有乐理与视唱练耳考试,但是分值定得非常低。以下是某些省统考调查表:
省份 | 专业满分 | 钢琴满分 | 乐理满分 | 视唱满分 | 听辩(听写)满分 | 总分 | |
福建省 | 100 | 100 | 无 | 100 | 300 | ||
重庆市 | 100 | 30 | 20 | 20 | 30 | 200 | |
四川省 | 120 | 120 | 60 | 20 | 80 | 400 | |
安徽省 | 150 | 10 | 20 | 30 | 210 | ||
浙江省 | 35 | 器乐满分35 | 无 | 30 | 无 | 100 |
可想而知,这样的考试制度必定导致考生不重视乐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专业考前培训班的老师也只针对所谓的专业进行强化训练,对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几乎不开课、不辅导。的确,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谁会“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呢?乐理和视唱练耳这种低分的考试项目,自然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芝麻”被弃之不管了。三、省统考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学生的形象问题。由于没有面试机会,仅仅凭借各地省统考成绩招收学生,使得一些形象较差的学生进入了音乐专业院校。众所周知,音乐专业的考生将来大多从事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职业。职业要求女生形象端庄、大方,男生身高适中,五观端正。然而,近几年来肥胖者、斜眼者、身材矮小者也进入学校。形象问题影响学生就业,同时也降低了学校的就业率,成为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呼唤制度改革
真正懂得音乐教育的人都知道乐理与视唱练耳对于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乐理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具备良好的乐理知识是学好各门音乐专业的首要条件。视唱练耳的任务是帮助建立学生的音乐听觉,学习目的是:“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训练其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创作与表演实践中去”。[1]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研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指导方案》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该课程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等多层面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就是对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音乐教师教育是中小学艺术教育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决定艺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数将成为我国各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他们背负着未来音乐基础教育的重担,要求学生有过硬的技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去迎接神圣的教育工作。在此,呼吁制定音乐类艺术考试招生规则的部门全面地考查学生音乐基础知识。乐理与视唱练耳考试缺一不可,同时提高两门课程的分数线,并且考试的方法要全面多样。这样做,可能会加大招生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把好入门一关将会保障学生的质量和日后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新时代的音乐教师和音乐职业者。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