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曖昧”的日本语

作者:吴晓波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6-12-28人气:5508

初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外国人,往往会因为日本人的暧昧表达感到困惑,被日本人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言语态度搞得晕头转向。而许多日语学习者尽管口语流利,语法正确,仍然难以融入日语的语言环境中。究其原因 ,是因为日语中不存在为大多数国家所认可采用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坦率、直截了当的语言表达习惯 ,日本人习惯用婉转含混的说法来代替清晰、明了、透彻的表达。

 

一、 日语中的“万能语”

在日语中,有一些词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同一个词语,可以出现在许多不同的场合,

把它们称为“万能语”一点也不为过。最常见的是“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

  “どうも”在日语中是一个很暧昧的词语,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作不同的翻译。无论是在哪种版本的日汉字典上,都列举着好几种译文。比如,“どうもありがとう(非常感谢)”中的“どうも” 是挨拶語(あいさつご,问候语、打招呼用语),表示“很,实在”的意思;“明日はどうも雨らしい(明天好像有雨)”中的“どうも”是“なんだか(似乎,好像,总觉得)”的意思;“どうも見(み)つからない(怎么也找不着)”中的“どうも”是“どうしても(怎么也)”的意思;“どうも困った(真的为难)”中的“どうも”是“まったく(真)”的意思。

在上述例子中,“どうも”都作为副词出现。但是在日本人的现实生活中,“どうも”更多地被使用于“挨拶語”( あいさつご)中,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听见日本人的“どうも”声。感谢别人为自己做了事情,可以用“どうも”代替本来的“谢谢”;走路撞到了别人,不说“对不起”而说“どうも”;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朋友,说“どうも”;和朋友聚会完毕告别回家时不是“再见”而是“どうも”;参加结婚庆典,说“どうも”表示祝贺;和别人谈成了一笔生意,互相也说“どうも”。 无论好事还是坏事,在上班还是居家,道歉还是感激,都可以用“どうも”来应付。

    与“どうも”情况相似的是“すみません”。初学日语时,很多老师会告诉学生,“すみません”是“对不起”的意思。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很快就会发现“すみません”也是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而且其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人道歉。比如,走路时踩了别人的脚,可以说“すみません”;在公共汽车上别人给你让了座,可以说“すみません”;在商店买东西时,可以对营业员说“すみません,これください。(不好意思,请给我这个)”。《走进日本》一书中把“すみません”的用法归纳为七种,①表示没有了结、终结、解决;②表示对不起;③表示谢意;④请求对方做某事时使用;⑤作为打招呼或提醒对方时使用;⑥去别人家里或者买东西时类似于“这儿有人吗”的用法;⑦表示再见时使用。正因为“すみません”的用法太多,难免给人留下暧昧的感觉。

“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的广泛地应用,正是日语“暧昧”的具体表现。日本人赋予了“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含糊的意义,使得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实际上,在很多使用“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的语境中,“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后面的部分都被日本人省略掉了,不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不知道这两句话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小小的“どうも”和“すみません”,充分体现了日本人“以心传心”的文化传统。

 

二、不爱说“不”的日本人

    在中国,假如有人问你,“你想喝咖啡吗?”你的否定回答可能是“不好意思,不太想喝,喝了容易睡不着。”如果是在美国,被问者一般会说“No,thanks.”,连解释都很少用到。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几乎不会回答“いいえ、飲みません(不,不喝哦)。”他们会回答:“はい、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けど、飲むなら自分睡眠が不良なので、それは本当にすみません。”翻译过来就是“好的,非常谢谢你,但是喝了以后可能会睡不好,所以实在不好意思呀。”再比如明明不能同意一件事,日本人仍然会说,“考(かんが)えておきましょう(我再考虑考虑吧)。”这样的回答就是一个标准的日本人的礼貌回应,貌似很罗嗦,其实恰好是日本人精神上暧昧的一种体现,想要拒绝,却又不露痕迹;想要表达不同意见,却又不想忤逆别人。

    在日语中,句子的肯定和否定在结尾才能够确认。中文说“我不是学生”,英文说“I’m not a student”,都在句子中间表示否定。而日语说“私は学生ではありません”,所以对于日语来说,不听到句末,就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要表示肯定还是否定,这样的语言其实给交流的双方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效率低下和理解偏差。尤其是在表示否定的时候,给人一种不到最后都不说“不”字的感觉。日本人的传统民族精神上贯穿了一种“和”的精神,表现在语言上是以表面上不冲突,少冲撞的形式,以免给人以不敬的印象,同时又能婉转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样貌似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贯穿了日本人生活交流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学习日语时不是仅仅学会了语言的使用就可以的。实际上,如果想真正的掌握这样的精神,除非长期生活在日本,一直跟日本人打交道,否则是不可能把这样的精神融入生活的。

  

三、“外来语”情结

    在学习日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日语中的外来语数量十分庞大。外来语是指在日语中使用的来源于外国语言的词汇。但现在所说的日语外来语通常是指狭义上的外来语,也就是来源于欧美国家语言的词汇(其中大部分是来源于英美语系)。日语中的汉语词汇很多,大多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引进的,从外来语的定义看,汉语词汇也应该属于外来语的一种。但是,由于日本也使用汉字,同时许多汉语词汇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惯用的角度看,汉语词汇不包括在外来语中。这些外来语绝大部分采用音译的方法,由片假名表示。比如カメラ照相机,ミルク牛奶,サッカー足球,プレゼント礼物。

自20世纪以来,日本人从西洋文化中引进了大量外来语词汇,传统的日语中夹杂着大量的英美单词,整个社会的洋化非常严重。在日本,一个60岁的老奶奶可能也会随口说出“パスタ(Pasta,意大利面)”这样时髦的英文词汇,这不是因为整个社会的英文水平高,而是日语翻译“意大利面”这个词时,直接把“Pasta”搬到了自己的语言中。像这样直接被“拿”到日语中的欧美语系词语非常多,日本人也非常热衷于用这样的外来词说话。但是日本人在拿来的同时,又非常强硬地将这些词语烙上了日语的印记。以英文为例,由于日语发音的局限,日本人的英文发音呈现一种集体性的缺陷。比如日语中没有“r”这个发音,“r”在日语中都读作“l”,于是日本人把“Merry Christmas”读成“メリークリスマス,本来连贯的“Merry Christmas”,被硬生生地分成了七个不连贯的音节。而所有以“t”结尾的单词都读成“d”,比如“Start”,读成“スダード”。

这样大量地引用外来词且不加修改完善,从根本上破坏了日语的整体美感。日本人一方面推行本土文化的正规严肃整体美,一方面又积极地推进外来语词汇在生活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日本人精神上的矛盾和暧昧。想与外界接轨,又将自己包裹得紧紧的,在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以及外来文化的引进中,日本的大杂烩文化交流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会看见夹杂着汉语,外来语和日语本体的暧昧的现代日语。

 

四、造成日语“暧昧”的原因

    日语的“暧昧”,是日本历史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综合关于日本文化的书以及对日本的了解,大概把这种成因归纳为四点。

    第一,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这里自古以来气候温和,水产众多,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与大陆性民族面对的严酷自然环境相比,人们在这里生活得较为平静安闲。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语言,自然也是温婉平和的。日本人是非常感性的民族,在日语中,语言被叫做“言叶”,意思就是语言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自己长出来,而后一片一片轻轻落在心里。用语言表达,不如用心去体会。日本的茶道,剑道,书道等都讲究清净,幽雅,在静谧之中用心体会它们的美和价值。可以说,这种“用心体味”的思想深深影响着日语的发展。第二,日本是一个民族单一的国家。单一的语言,单一的民族,同样的生活习惯,以及长期近乎与世隔绝(19世纪前叶)的历史,形成了日本人暧昧的文化传统。日本人相互长期使用同样一种语言,非常了解对方的表达方式。而且,单一的民族习惯,又使得他们彼此非常了解对方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很少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习惯。这是日本人得以在交流中“以心传心”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没有办法很快适应这种“以心传心”的交流方式的原因。第三,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在资源和发展上都具有局限性,加上台风,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身处这种环境之中的日本人,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适者生存”的处世态度。人们为人处世小心翼翼,刻苦努力,办事尽量周全,尽量使用暧昧含混的语言,为自己准备回旋的余地,用无伤大雅的话语,弥补“话不投机”带来的伤害。而且日本人集体主义观念强烈,为了保持人际关系的良好,保证个人在团队中的身份和地位,日本人一般不主张突出个人特点。所以日本人在说话时,都会谨慎地使用既能表达个人感情,又不至于引起刺激和冲突的暗示方法。第四,日本人一向具有双重性格,《菊与刀》这本书中用“菊”和“刀”来表现日本人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比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等。这样矛盾的性格,也是造成日语“暧昧”的一大原因。日语正是这样,徘徊在清晰与模糊的边缘。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