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英汉歧义现象的积极应用

作者:孙熙阳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1-18人气:1505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出现在许多语言中并涉及语言的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歧义可作不同分类。由于歧义现象源于结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跟踪歧义的触发、显露、消除和利用的全过程,将有助于理解语言是一个多层面、多因素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体,语音和文字形式之间有着微妙而复杂的联系,从而建立从整体上去把握语言的理念。[1]

 

一、 歧义的内涵

中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歧义进行了阐释。Plato被认为是第一位研究歧义的哲学家,他把歧义看成诡辩的主要成因和错误的推理。根据生成语法,只要一个句子有超过一个语法分析就是歧义的,由此Herndon将歧义句定义为有相似表层结构但是深层结构却不同的句子。Kempson 指出单词和句子都不只有一个含义。Atkinson对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进行了辨析,他认为前者是一个词有两个或更多的含义,后者是将词组合成句子时之间结合的关系。Paul Grice 从会话含义方面解释了歧义,根据他的理论,歧义的句子是说话者在说话时故意带有言外之意并希望听者能够理解这层含义。在中国,歧义最初被认为是一种应该避免的语言错误,50年代后随着转换生成语法的传入,许多学者才对歧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张克礼指出歧义就是有多种含义多种理解。秦红林认为,当一种表达可以进行语法结构分析并且语义合理,但是有多种深层结构,那么就是有歧义的。邱淑德将歧义定义为语言结构和含义的特殊关系,歧义句有着相同的句子形式但是多种含义。

二、 英汉歧义的积极应用

凡事都有两面性,意义不确定的歧义会使交流着迷惑,但也可以创造出悬而未定的意象引人想象。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规避手段消除歧义:在口语中,我们可以调整语音、语调加重描述的词汇避免语音歧义;对于词汇歧义我们可以将引起歧义的多义词根据句意用同义词进行替换;通过改变语序或词序,便可避免句法歧义;而正确把握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把歧义句放在特定的语境里,其语用功能自然就会得到正确的体现,语用歧义也随之避免。我们在审视其消极面规避引人误解的歧义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积极之处将歧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手段。

(一)、歧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文学作品中歧义可以表达复杂又模糊的思想,超出字面意义的限定表达作品的意象,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感人的力量,达到双关、讽刺等修辞效果。在莎士比亚的名著《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和篡位的叔父在观看《捕鼠记》期间用这样一句话回答了叔父的问题:“Let the galled jade wince, our withers are unwrung.”这句话里的“jade”指“老马,瘦马”或“轻浮的女人”,那么这句话既可以翻译成“让那受了创伤的老马因疼痛而退缩吧,我们却是无动于衷的。”来暗指篡位的叔父;也可以翻译成“让那羞辱的女人因疼痛而退缩吧,我们却是无动于衷的。”指责自己不守妇道的母亲,王子使用歧义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的用意。

(二)、歧义在商业中的应用

在广告语言中,创作者也会巧妙地利用歧义来提到产品的魅力,诱导并激发消费者的想象力和购买欲。[2]例如一家餐馆门前立着这样的一项提示:“We don’t serve ladies here.”看见这句话消费者会习惯性地理解为“本店不为女士服务”。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今天,这显然是难以接受令人不解的,而这也正是店家期待的效果——让人惊讶,驻足思考,然后开心大笑,因为提示下面还有一句话:“You have to bring your own.”实际上这个标识完整的意思是:“我店不提供服务的女士,但是您可以将自己的带来”。广告中类似对于歧义独具匠心的使用还有很多,使得广告语妙趣横生,令人回味。

(三)、歧义在笑话中的应用

    歧义句经常会出现在笑话、谜语种来增添诙谐幽默的效果,巧妙地显示其艺术和修辞价值。有这样一道题:“小明要过一座独木桥,可是前有恶狼,后有猛虎,桥下还有一条大鳄鱼,可是他却过去了,为什么?”大家看到答案“他昏过去了”时不禁哑然失笑。原来题目里的“过去”既可以做动词表示过桥,也可以做动词“昏”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程度。

歧义是一种常见的复杂的语言现象,经常会造成误解给交流带来不便。通过以上对中英歧义的研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方式消除歧义,进而使语言更加具体、清晰;同时我们还可以巧妙利用歧义,恰如其分的运用歧义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实现良好的表达效果。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