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苏州园林》片段教学为例浅谈变式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陶丽娟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1-20人气:1609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语文阅读教学还局限于常规性的提问方式,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陷入困境和僵局。所以迫切需要我们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求新求变,换个角度,说不定就是“柳暗花明”。因此笔者尝试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的部分板块中,采用了课堂变式提问,以期能引发学生的快乐思考,唤起学生表达及写作的热情,达到语文学习的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

 

片段呈现:

“请同学们自拟一副对联或几句诗句来分别描述3—9节的内容,尤其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点。” 在同学们对课文整体感知基础上,即体会到“苏州园林美如画”的特点之后,我对学生阅读具体介绍“苏州园林”的部分(3—9节)提出了上面的阅读要求。本来平静的教室一霎那如投入了一颗激浪之石,学生们变得群情激奋,在我为他们讲述古代风雅人士喜欢在游山玩水时即景题写对联和诗句的事并举例后,已是跃跃欲试。学生面临的不再是一篇有关园林的说明文学习,而是自然如画的苏州园林在眼前的凸现,他们兴趣盎然地细读相关语段,在一派生趣的自然天地中冥思苦想,在小组的热烈讨论中斟字酌句,一位同学率先回答:“我阅读了第六节,写了两句诗:花墙廊子巧设计,增加层次与深度,第一句说明这一段的写作对象及特点,第二句说明花墙廊子巧设计的效果。”另一同学也不甘落后:“我阅读的是第五节,我用一幅对联来概括这节内容:花树四季飘香,栽种细致;藤萝盘曲嶙峋,修剪自然。用来突出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的特点”。接下去学生们争先恐后,一个个变成了诗人,诗兴大发(下课铃响都听已听不到)。学生面对这样一篇关于园林艺术的说明文,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大大超出了教师的预想,虽已入秋,课堂里却洋溢着春天的生机。

 

     简要分析:

    《苏州园林》是一篇老课文,如何老课新学,学出生趣,学出情感,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能够一举多得?这一片段教学即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式提问,效果也已显而易见。

一、课堂变式提问应扣住每课的学习重点。

   《苏州园林》从文体上讲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它是学生掌握说明文知识的较好素材,因此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要找到说明对象及概括出其特征,而本课的课堂提问“请同学们自拟一副对联或几句诗句来分别描述3—9节的内容,尤其要注意说明对象的特点。”就是对这一学习重点的具体表述,且叙述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课堂变式提问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能激发人的潜能。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学生运用对联或诗句的形式概括每一节内容,注意说明对象和特征,正是顺应了学生喜欢语言的韵律之美的天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一篇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学习,不再是死板地了解每一段的说明内容,而好似一群游览的诗人在美丽如画的园林中题诗吟句。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锤炼了语言,而且使他们大大过了一回诗人的瘾,并且能够出色的达到学习目标。

    三、课堂变式提问为学生的持续兴趣提供可能。

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相信通过一般的提问,如:“思考或讨论每一节的说明对象及特征”,也能达到这个目标。然而,如果变式提问能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会更高。并且从课堂学习的隐性目标甚至目标以外的附属产品而言,有趣味的变式提问是一般的就显性的短期目标而目标的提问设计和作业是难以企及的。从本堂课的学生发言来看,一方面他们对阅读的内容有了细致入微的体验,对说明对象的特征甚至说明方法了然于胸,一方面学生对对联、诗词有了体会和兴趣,比如,在扣住内容的同时,他们讲究句式的对称和变化,讲究用词的整齐相对,甚至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见,课堂提问的变式设计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学生的诗句是稚嫩的,但是自主快乐的,是思维迸发的,是真实而独特的体验。无论从学习目标、学习兴趣、以及客观功能,这次课堂变式提问设计应该是比较成功的。既为优美如画的苏州园林增添光彩,让学生不由自主萌发对园林艺术的情感,又为《苏州园林》的课堂学习注入了活水,增添了生趣,富有诗情画意,而充满生机的课堂又成为师生心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它支持着教师热情地教语文,学生快乐地学语文。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