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胡演春中的点滴思考-艺术论文
一、要深入研究,挖拥整理,继承传统的演奏技法。提起二胡演奏家,不能不提我国二胡演奏大师阿炳和刘天华先生。他们创作的著名乐曲《二泉映月》、《病中吟》、《光明行》、《良宵》等早已脍炙人口,成为音乐学院的必学曲目《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享誉世界的名曲。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近年来又被国际乐坛誉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这首著名的二胡曲,原来只由华彦钧口传心授,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才由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亲自为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灌制唱片后,很快传遍全国。许多著名音乐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首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经典之作。阿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双目失明,贫困潦倒,.他创作的《二泉映月》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乐曲沉郁苍凉,充满内在的行情性。清澈见底的泉水,光辉皎洁的明月,正是阿炳高尚纯洁心灵的物化象征。他将人世间的辛酸苦辣、世态炎凉的爱憎哀怨,聚结在凄楚委婉的旋律中。我们仔细聆听阿炳演奏的唱片,不难发现他的技法娴熟上滑音和下滑音准确清晰,别具特色。他换把灵活,高超绝伦,揉音使用压揉,显露出老道淳朴的风格。‘刘天华的十大名曲之一《良宵》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他的演奏如行云流水、欢畅淋漓,洋溢着清新的喜悦气氛。我们要把握住乐曲的风格,用长弓演奏,弓速平稳。换弦处不露痕迹,按指力度轻盈匀称,一气呵成。我们在研究大师们的作品中要牢牢把握住基本乐愚,深人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处境。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切不可浮皮潦草,只学表面的技巧,而忽略其本质的东西。
二、吸收借鉴,丰富和发展二胡演奏技巧。解放以后,我国民族器乐工作者,在挖掘、整理、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洋乐器和其他民族乐器演奏的长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黄海淮先生创作的二胡独奏曲《赛马》。这首乐曲在演奏上有很大创新:为求得明快的穿透力,采用起指落指的弹牲和揉弦的配合,巧妙地运用抖弓,加上快速滑指顱音。模仿群马嘶鸣的场面,烘托了群马疾速奔腾的气氛,全蓝生气勃勃,运弓爽快利落,高潮迭起,生动地反映出草原上赛马的情景。又如,黄先生创作的二胡曲《江河水》、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二胡曲《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等等都在演奏上有很大的突破。例如,吸收小提琴的揉弦方法,采用连顿法、飞顿弓、跳弓、抛弓等方法,虚实结合,华丽精巧,趣味无穷。此外,在弓法的运用上还分为上弓、下弓、连弓、断弓、碎弓等。在泛音的运用上,较多采用四、五度人工泛音,丰富了演奏技法。应该说,拉弦乐器的音准是比较难控制的,尤其是二胡的高音区第三把位以上,它的把位较高,琴弦距离较短,要控制音准达到精准很不容易。它的规律是把位越高手指的间距越小,要掌握住音准只有苦练基本功,别无他法。这样才能使二胡的演奏轻松自如,准确无误。演奏的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再好的技巧如果不能为乐曲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服务也是徒劳的。如《江河水》乐曲前有一段说明:传说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被逼去外地服役,不幸身亡,妻子闻讯悲痛欲绝,来到送别丈夫的江边,对着滔滔的江水,号啕大哭……这首乐曲的深层含义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演奏者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情绪才能做到感人肺腑。而《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所处的年代,正值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不久日寇人侵中国,民族危亡。这一时代背景使阿炳从内心深处进发出强烈的爱恨情仇,而这种个人情感,又是整个民族情感的集中代表。所以,演奏家在演奏时要把握住它的思想内涵,既不能像《赛马》那样欢腾跳跃,也不能像《江河水》那样号啕痛哭,而是在淡泊恬静的意境中徐徐展开,以苍劲深沉的琴音一波三折的律动,引发听众体悟作曲家的人生、心境、理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