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发扬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艺术论文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关丽娜来源:原创日期:2012-03-06人气:1095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洋乐器。然而,同所有的洋乐器一样,一旦引进到中国,便要面对一个极为重要的民族化问题。早在“五四”运动不久的1920年-1923年,著名音乐家萧友梅就提出了音乐民族化的主张:“必须创造出一种新作曲,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的特色而与其他各民族音乐有分别。”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更加明确地指出:“艺术上‘全盘西化’被接受的可能性很少,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同歌剧、钢琴、芭蕾舞等所有的西方引进艺术一样,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民族化之路。这种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因为它们可以烛照现在与未来。―、题材的民族化
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首先表现在题材的民族化上面。这是因为,题材本身是艺术作品的基础材料,也是民族化的前提。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小提琴家马思聪创作的小提琴《内蒙组曲》、(原名《绥远组曲》,包括《史诗》、《思乡曲》、《塞外舞曲》〉,就以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生活为题材,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又如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也以古代汉族的同名民间爱情传说为题材,具有典型的中华民族的纯朴、坚贞、浪漫等民族特色。
应当说,题材的民族化,不仅奠定了中国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坚实基础,而且使其成为民族化的有效载体。因此,题材的民族化,万万不可小视。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我国清代的诗论家李重华也说:“吟咏先须择题;运用先须选料。不择题则俗物先能秽目;不选料则粗才安足动人?”足见题材对于文艺作品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小提琴艺术当然也毫不例外。
二、风格的民族化
风格是艺术作品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风格的民族化上面。
风格的民族化,又是一切文艺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民族的艺术总是具有该民族的风格特征。而这种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又是由该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也体现出该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而其根源,又取决于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基础。
中国小提琴艺本,充分体现出民族化的风格特征。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小提琴协奏曲《粱祝》,以民族传统戏曲一越剧唱腔中的部分曲调为音乐素材;以长于表现矛盾冲突的奏鸣曲式为结构的基本框架;将音乐陈述、发展的逻辑、规律,与民族艺术欣赏习惯上的情节性要求相结合’做到了内容集中、结构严谨、形式秀美,充分显示出民族化艺术风格,从而成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艺术精品,饮誉全球,为中国的小提琴艺术赢得了殊荣。
三、技巧的民族化
演奏技巧是体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同时表现在演奏技巧的民族化上面。在这方面,同洋车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梁祝》的首演独奏者俞丽拿等人。就充分展示了民族化的演奏技巧,将中国戏曲的演奏技巧与小提琴演奏技巧完美结合,显示出独特的民族化特色。如“加花”、扩展重变(变奏〗、对比、带有“散板”特点的短句与悲愤的“歌腔”以及“导板"、“器板"、“摇板”〖紧拉慢唱)、“闪板”、“快板”等演奏技巧,均来源于戏曲与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其民族化特色十分鲜明。
综上所述,小提琴艺术民族化是中国小提琴艺术带有方向性的成功经验。当然,民族化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范围广、程度高、层面深。因为所谓“民族化”,是“指作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