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二胡漬奏中供速大跳换把故巧初採-音乐论文

作者: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张军来源:原创日期:2012-03-06人气:907
许多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生理解剖式”的演奏所倡导的思想和实质对于我们双手自然的、合理的、正确的运动有重要意义。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保持一定的平衡。二胡演奏中的快速大跳换把要求用跳跃的换把方式,在低音区与高音区的上下运动时,换把平衡的关键在于重心稳定。二胡的重心特点是“头轻脚重”,所以我们要根据二胡给予左手的不同重量来调整和控制大跳换把时的平衡状态。在快速大跳换把中从手对琴的支撑来说,琴杆是我们不断寻求平衡过程中的媒介体。骨骼在我们人体动作运动中起主导作用,而肌肉则以不同的紧张度控制人体具体而细微的动作变化。肌肉在改变紧张度的同时产生相应的紧张,这是功能性紧张,而担负相对静态性工作的肌肉此时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为正在运动中部分建立新的支点,同时产生了支撑性的紧张,以上两种相应的紧张在快速大跳换把中交错或同时出现,为完成演奏动作提供了活动和力量的依据。在相对稳定的原把位中手与琴建立起相应的支持平衡,而在迅速换把后左手在原先建立的相对平衡就会迅速被打破,在新的把位到达之前左手的各环节(骨骼、肌肉等)以功能性的紧张处于不稳定状态,而消除和缓解这种紧张度最有效的办法是虎口的松弛,所以说虎口的松弛对快速大跳换把中的动作完成起决定性作用,应尽可能的减少虎口和手指对琴杆和琴弦的最大静摩擦。
我们在谈论换把时与琴杆平行方向滑动的同时,紧密衔接的是按音手指朝向琴杆的力量,而这两个力量的相互协调与转换,使各环节肌肉工作的多余紧张得到调节,这种调节使手和琴在演奏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平衡。保证换把时能够取得最大的自如性,最终获得肌肉运动的舒适感,通过以上分析为自己挖掘出补充性的体力资源和才能资源。列夫奥博林说过:“在钢琴演奏期间,绝对的松弛自由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因为任何一种运动都会引起各部位肌肉组织的紧张。完全的松弛只能出现在运动停止以后,也就是说,松弛只能出现在完全的平静之中。”那么如何控制在快速大跳换把时的肌肉组织紧张度,关键是在演奏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过大的、多余的、超负荷的肌肉紧张状态。我们要清楚的区分最大限度的肌肉紧张状态与最佳肌肉紧张状态之间的区别。要善于控制和调节自身肌肉組织的紧张度,目的是为了消除演奏过程中的多余肌肉紧张现象,以便使自己的手感到轻松。再则我们要在上述的几对能量转换中得到启示:琴杆是我们在不断的寻求平衡过程中的媒介体,尽可能的减少虎口和手指对琴杆和琴弦的最大静摩擦;手腕随小臂上下浮动,并在手掌和小臂之间起承上启下的调节作用;换把及按音这两个不同方向力量的相互协调与转换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换把中自如的动作是需要体会、琢磨和苦练的。二、音准的掌握
音准是弦乐器的灵魂所在,又是快速大跳换把最难突破和最终要完成好的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按照“我看到一我听到一我演奏”的原则是绝对有必要的。1准备工作
我们看到一段有快速大跳换把技巧的乐句时,首先要读谱。想要做到心中有数必然要通过构唱、模唱、甚至要跟着钢琴弹唱,应该把大跳音程的音高记在内心。其次要力争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明,为此就要分析出领先音,所谓领先音就是在每次换把后确定新把位的按音,如例1中的“13”和“8;”;例2中的“16”;例3中的“1:;例4中每次换把下去的四指按音,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例4,虽然空弦音后二指音“&”是第一个按音,但四指“化”与内弦空弦音构成纯十五度音程两个八度有利于音准的把握。
对换把距离估计不精确会使手指在换把后不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必须熟练掌握手指在各把位之间的正确位置,所换把位中手指之间音与音的距离关系、音程关系变化和调性变化在把位中的体现等等。在频繁的左手上下大跳中,实际上已形成了“一损俱损、一亡俱亡”的连带关系,领先音一个手指出现不适当的位置和状态都将危及其他按音手指的音位。那么就大跳换把来说意味着对一定距离的精确目测,只要解决好领先音与换把前按音这一对大跳音程的音准,之后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此我们要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编写一些练习:在例1中:
慢速的重复两个八度的“1:和,视觉与听觉要并用,在大脑中形成“13”音上下行的距离:短一长一长一长,紧接着又在大脑中形成。“8”音上下行的距离:短一长一长一短,特别要注意两个领先音“1:与“8;”的连接部分,领先音之间的指距感就会慢慢形成。快速大跳换把后的指距关系要重新确立排列也是很重要的,在不同音区的不同指距安排同样是音准的有力保证。
快速大跳换把中滑音的运用对寻找音准在视觉和听觉上有一定缓冲作用,滑音的运用要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情绪和不同风格的乐曲,还要根据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及个人的艺术趣味表达来选择。在例2中力度比较强、情绪热烈、旋律线上下频繁的跳动,表现了作者不甘失败和与黑暗势力对抗的决心。演奏时要求发音饱满,运弓宽阔连贯,大跳音程应带有滑音,特别是大跳下行时,暗示作者在到处寻找出路看不到希望时的彷徨与苦闷。而例4中,双弓固定低音加上行五声音阶形成的隐伏声部是一个弦耀技巧的音乐片段,犹如蜻蜓点水般的敏捷轻巧,不可以带有滑音。
利用空弦换把也是跳把的一种形式,空弦的演奏本身不需要按指,我们可以利用空弦音的这一特点从容不迫的换把。当然这种换把只能在有空弦音可利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例2和例4中,空弦音为我们提供了准备时间。我们利用视觉和听觉超前法进行训练,迫使在“意识”中准备快速大跳换把的每一个领先音,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听觉意识和距离意识的双重固化过程。
三、空隙感的运用
1左手空隙感的运用
运动心理学这样说到:“如果在训练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可以分别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这种训练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了弓I发快肌肌纤维的最大参与度和兴奋度’并为迅速提高快速大跳换把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们将会通过乐谱的实例具体地去分析在二胡大跳换把中如何利用暂短空隙感,用最快最敏捷的提前跳跃迅速而准确的跳至下一把位按音音位的触弦点。在例2中第二小节大跳前的“冗”是快速大跳换把中空隙感技术的关键所在。容易出问题就在换把的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人将会从“&”音的更后面位置才开始真正的换把。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带来按音错位和换把来不及等问题的出现。
2分弓时空隙感的运用
快速大跳换把时空隙感的运用还可在分弓的快速大跳换把下进行,原把位按弦指做手指离弦动作的同时松释虎口,利用换弓的暂短空隙迅速而准确的跳至新把位。应当注意的是手指离弦动作不易过大,尽可能保持离弦面较近的距离。抬指过高不仅会给换把后的演奏造成不应该有的多余动作,使新把位的按指准备不足匆忙上阵,同时也会影响手形的美观。
四、练习方法
1慢速练习
雅科夫“弗莱尔曾经这样表示过,对演奏家来说,“慢速弹奏法犹如钟表师手中的放大镜。”这样的比喻实在是太贴
切了。慢速练习法好比是一个放大镜,它可以是正在练习中的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更清晰地听到正在进行中的所有细节与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别,以便于更好的纠正、理解、联想与实践。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大脑比我们整个左手更需要慢速练习法。慢速练习法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劳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演奏器官达到某种程度上的自动化。真正的想把我们上述所有的观点都掌握到实践中去是离不开慢速练习法的,应在练习过程中慢慢体会每一个细节的运用。不论我们对快速大跳换把技巧的掌握有多么熟练,仍然需要定期重温慢速练习法。之扩充难度练习
很多音乐演奏家和教育家都认为’从原则上讲,技术练习不仅量要加大,而且难度也要加大。大家都主张学生在演奏一部作品时遇到难以演奏的片段,那么就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专门弹奏一些比他们即将演奏的作品难度更大但水平相当的练习。在快速大跳换把技巧练习时,应该做一些深化了的技术难度练习。可以先做一组扩大音区的练习;再做一组比实际速度再快一个层次,但是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控制范围内,回过头来当然觉得之前的练习“比较轻松”。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