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对唱练耳教学的一些建议-音乐论文

作者:郑州大学音乐系—赵晓林来源:原创日期:2012-03-06人气:1198

视唱练耳课程一直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但其基础性常常遭人忽视,由此也必然导致一些实践上的盲目。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重新认识视唱练耳的功能,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重要知识点的训练对策。为此,本文作如下探讨。一、视唱练耳在音乐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和目的1.培养绝对音感
绝对音感是指“凭听觉确定各音的准确音高的能力,并不是每个音乐家都必须具有绝对音感,但是’如果具有这种能力,对业务方面的修养通常是有帮助的”。
一般来说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备以下特点:1.在没有音高参照的情况下准确说出听到音的唱名和音名。1在没有音高参照的情况下能准确唱出乐谱中音符的实际音高。
一般情况下,儿童时期是培养绝对音感的最好时机,儿童在1岁之前只要习惯使用五线谱和演奏音高相对稳定的乐器就很容易培养出绝对音感。在西方一些水平较高的音乐专业院校,这几乎是多数音乐学院学生的共有特质。“好好了解最具有艺术灵感时期的幼童们,他们在这艺术上最重要的初步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应当特别小心的给予指示”。121
绝对音感对于音乐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很多:在乐器演奏中,绝对音感会帮助演奏者在演奏时听到相当于乐谱中音符的准确反馈,而潜移默化的完成背谱。在音乐理论的学习中,它能帮助学生体会不同调式调性的色彩感。在音乐创作中,绝对音感可以帮助作曲家迅速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和音域的差别,并获得完整的乐队印象。之.增强读谱识谱能力
学院式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乐谱熟知能力的第一课便是通过视唱的方式进行的,从单声部逐渐增加到多声部多人合唱的练习’可以使得学生逐渐熟悉五线谱的音高位置,以至于达成一种凭空间感即可判断音高的境界。
无论从事声乐和各种器乐的学生都可以在这种练习中受益匪浅,在熟悉常规的高音谱号后,视唱练习将延伸到其余谱号的音高位置。例如,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己乐器很少涉及的谱号位置〔如让演奏长笛的学生视唱低音谱号等〉,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得学生迅速的摆脱对于读谱的陌生而专注于演奏丨演唱时的情感表达。在进行总谱读法课之前,视唱练习是学生在专业课外锻炼读谱识谱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3丨锻炼旋律、和声听觉
旋律对音乐的重大意义在2世纪后得到重新的肯定,视唱练耳的旋律选择多数为古典主义或浪漫主义风格,两种的旋律共同的特质是它们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注重级进,限制跳进的这些原则一直被作曲家严格遵守,通过对这些旋律的唱和记,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前就建立正确的旋律审美感。
视唱练耳课的后期阶段将逐渐增加多声部视唱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适合的音域和音区搭配分组,这是学生建立和声听觉的最初阶段。通过唱和听,熟悉在整体中演奏着义演唱者的位置和角色,在多声部音乐中感受和声对于音乐动力的巨大影响和色彩感。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误区
在练耳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不固定的旋律音程走向有利于学生听觉的培养,随意弹奏一些旋律音程和没有逻辑的和声音程,和弦进行,这使得被训练的学生很难将平时接触的调性音乐与其在练耳练习中的音高结合。真正效率高的练耳练习必须是建立在调性基础之上的,这使得学生平时听到的音乐,专业练习中的读谱等等都潜移默化的参与到练习中来,即便是最简单的无升降号练习,也需要带有明确的调性指向。而对于有升降号的练习,则一定需要对等音的纠正使得学生意识到调性的归属。如在旋律音程的连续练习中,告知学生听到的变化音是〒和冗,而非啗和“,即便学生对基本乐理中的调性概念尚不明确,也可锻炼其对于调性的感知能力,以及兼顾听音练习应该遵循的由浅入深的原则。
在视唱教学中,首调体系和简谱记谱是绝对应该禁止使用的,首调体系对于复杂调性的简化处理在业余音乐教育及民乐和部分声乐教学中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初学者迅速上路,但是纵观世界音乐的发展,在专业音乐教育中仍然保持简谱教学的国家已近乎绝迹。在中国,首调体系和简谱记谱完全退出专业音乐领域尚须时日,但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它的存在是毫无道理的,也是应该立即被弃用的。将所有的调式都按如,来读谱就使得视唱练习对于练耳不再具有任何的积极意义,反而使得这一相互依托的课程变的相互矛盾互相对立,被训练者根本无法在首调演唱视唱后,清晰的分辨听音练习中的变化音,由于所有大调和小调都具有各自完全相同的音程关系,所有的变化音也都将被视唱中的首调唱名替代。一些教师允许学生将视唱教程中五线谱体系下的练习用首调演唱,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视唱教材的难度递进一即变音记号逐渐增多。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