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红楼梦》杨译本的转喻翻译策略-文学论文
1引言
在文化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翻译不再被视为一种单纯的语言活动,而是被视为以文化移植为中心的跨文化活动。转喻是一个认知模式,是人类认知世界强有力的工具,转喻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文化的制约。《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使用了大量的转喻,转喻的翻译必将直接影响到译文是否成功。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是中国翻译史上久负盛名的翻译家,《红楼梦》译本是其杰出的代表作,以此译本作样本来讨论转喻的翻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翻译策略研究大都基于个人主观印象进行主观判断,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本文应用客观分析并作为判断依据,可以有效克服主观判断的缺陷。
2 研究方法及统计
转喻现象无所不在,其操作的“邻近原则”提示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Panther K-U. and Radden G.,1999)。作者建立了杨译版《红楼梦》的小型语料库, 汉语语料来源于权威网站,英语语料人工录入,对文本进行了转换、标注和赋码。参照韩陈其《汉语借代义词典》、冯其助《红楼梦大辞典》,周汝昌主编《红楼梦词典》人工标注49—85章中所有的典型转喻,并从中随机抽出170条含有不同文化模式的转喻,定义其翻译方法。所有采集的数据用CLEC检索统计软件进行研究,对杨译版的转喻翻译策略进行了阐释和分析的过程。文本标注及统计列表如下:<MT>…</MT>: 转喻 <MTF>…</MTF>: 转喻异化译法
<MTFL>…</MTFL>: 转喻直译保留形象法 <MTFF>…</MTFF>: 转喻直译加注法
<MTD>…</MTD>: 转喻归化译法 <MTDC>…</MTDC>: 转喻引伸法
<MTDR>…</MTDR>: 转喻转换喻体形象法 <MTDO>…</MTDO>: 转喻略去转喻法
C1: chapter 1 P227: page 227
Table 1: Frequencies and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Every Strategy
|
Strategies |
Frequency |
Percent |
Valid Percent |
Cumulative Percent |
1 |
MTFL |
91 |
53.5% |
53.5% |
53.5% |
2 |
MTFF |
7 |
4.1% |
4.1% |
57.6% |
3 |
MTDC |
43 |
25.3% |
25.3% |
82.9% |
4 |
MTDR |
19 |
11.2% |
11.2% |
94.1% |
5 |
MTDO |
10 |
5.9% |
5.9% |
100% |
Total |
5 |
170 |
100% |
100% |
|
Table 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Strategies |
Number |
Percent |
Valid Percent |
Cumulative Percent | |
MTF |
MTFL |
98
|
57.6%
|
57.6% |
57.6%
|
MTFF | |||||
MTD |
MTDC |
72
|
42.4% |
42.4% |
100%
|
MTDR | |||||
MTDO | |||||
Total |
170 |
100% |
100% |
|
3 讨论
从定量分析看,异化组(方法1和2)运用了98次,占翻译法的57.6%,归化法(方法3、4和5)共运用了72次,占42.4%,异化与归化内部还可以进行次范畴的划分形成一个连续体,越是以原语文化为方向的,异化程度越高;越是以目的语文化为方向的,归化程度越高(王仁强,2004(2): 49)。杨版《红楼梦》中转喻的5种译法代表异化到归化的5个不同等级,转喻直译保留形象法为最高等级的异化,转喻直译保留形象法采用91次,占全部译法的53.5%;而略去转喻法是最高等级的归化,占全部译法的5.9%;最低程度的归化—转喻引伸法为25.3%。由此可见杨译本总体以异化翻译占主流,而要用到归化法时,则尽量采用程度最低的归化。杨译本以忠实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作的风貌,保留了原作中所体现的文化意义,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各种译法中用的最少的是转喻直译加注法(7次)占4.1%和略去转喻法(10次)占5.9%,可看做是转喻翻译的补充法。
3.1 异化法
3.1.1 转喻直译保留形象法
所谓直译保留形象法,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化的基础上,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保留英语转喻的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陈宏薇,2004: 177)。在杨译版《红楼梦》选取的36章中,转喻直译保留喻体形象法运用了93次,占总数的53.5%,既能将外语中生动的形象介绍到译入语,又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采取直译法无疑会为各国语言不断输进新鲜的血液。
杨宪益夫妇翻译《红楼梦》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多次应用了直译转喻保留喻体法,如:“艳李秾桃”直译为“peach and plum-blossom” 指代美女;“红玉影” 为 “the red-jade shadows” 代荷花;“绿媛”为 “green girls” 代年轻姑娘;“鸡窗” 为 “cock-window” 代书斋;“梁栋”为 “mansions” 代担任国家重任的人等。直译保留形象法用目的语来复制原语的文化信息,原语的意象被移植到目的语中,转喻所含的文化得以保留,译文读者可以了解源语中的异质文化,既丰富了译入语语言,又能实现文化的多元化。
3.1.2 转喻直译加注法
有些汉语文化负载词汇包含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这些特征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有相应的含义。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上下文的制约,直译后的译文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采取直译加注法,即先直译出转喻的字面意思,然后再对转喻的文化背景及来源进行注释,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化的真正含义,从而加强直译转喻在传递文化信息方面的优势。
例1: “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 (第 78 回)
“The next year the Yellow Turbans, Red Brows 2 and other rebels joined forces to raid the region east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Note 2: The Yellow Turbans rose in 184 A.D., the force wore yellow turbans. The Red Brows early in the first century, the force drew their brows red.
“黄巾、赤眉” 是历史典故,如直译为“Yellow Turbans, Red Brow”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达不到预期目的。用直译加注法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能获得大量原汁原味的信息,尽可能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和意象。在这36章中,直译加注法只运用了7次,太多注释使翻译冗长繁琐,让读者产生交流受阻的感觉,削弱原文的艺术美感。在转喻翻译过程中,遇到可能需要加注的情况时,既要将信息顺畅地传递给读者,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理解能力和知识范围。而当直译不能让读者理解其含义或文化负载词汇所包含民族文化特征被用于学术研究时,译注是必不可少的。
3.2 归化法
3.2.1 转喻引申法
当直译喻体形象不能在目的语中时可以采用引申法。 引申法是指舍弃原文中的具体形象,直接解释出原文的意思(刘宓庆,2003)。在翻译一些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词语时,如果直译不能使译入语读者明白意思,而加注又使译文太噜嗦,可采用引申法。
杨译本中还有将“点眼”译为“attracting attention”;“好颜面” 译为“a show of complaisance”; “红粉” 译为“fair young ladies”; “茜裙” 译为“the red-skirted”; “粉头” 译为“prostitutes”; “娇娆” 译为“the fair maid”等。英汉毕竟属于不同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根据目的语的民族心理,在异化译法无法表达清楚的情况下,可采用引申法,将源语的词义加以延伸,把所代替的内容直接译出来。
3.2.2 归化转换喻体形象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有时转喻中同一个形象在不同语言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在多数的情况下,原文的比喻形象既无法保留,也不能取代时,只得舍弃原文的形象,重新在译文里树立起具有原文意义的、符合本族语言习惯的形象。这样既能使文章显得生动,又使得目的语读者顺利地理解源语习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比喻意义。 例2: 争饼嘲黄发(第 76 回)
The grey-beard grabbing for a cake is mocked...
中国人常用头发的描述指代年龄,如“总角”, “垂髫”, “二毛”。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旧时长寿的象征,后常用指老人。译者根据目的语习惯,把“黄发”变换为 “the grey-beard”,越过可译性障碍点,化梗阻为通顺。
3.2.3 略去转喻法
省略是指源语中有些转喻在译语中不译出来。在转喻翻译中,什麽情况下需要省略翻,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同题。一方面要避免在翻译中出现省略过头,不能完全表达源语的全部意义;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逐字逐句地翻译致使译文累赘、可读性差。
例3: 。。。若不拿着你们作一二件,人家又说偏一个向一个,仗着老太太,太太威势的就怕,也不敢动,只拿着软的作鼻子头。(第 55 回)…but if they don’t they may be accused of bias, of not daring to touch those backed by Their Ladyships and just picking on the weak instead.
“鼻”引申为动词“始”,意思即“第一”或“开始”。翻译时舍弃了 “鼻”这个具有很强的国俗色彩的喻体,保留原文的含义,采用舍形求意的译法。转喻省略法是最高级的归化,在翻译法中只占5.9%,这表明杨氏夫妇在选择此方法时十分谨慎,他们尽力保留中国文化,当必须用归化,他们采用更易于读者读懂的方法。
4结语
本文比较了中、英转喻异同,研究分析了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中的转喻策略。通过研究发现进行转喻翻译的必要前提为把握转喻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对转喻进行文化阐释,以拆除语言的视觉屏障。本文提出翻译具有文化异质性的转喻可采用:直译保留形象法、直译加注法、引伸法、略去转喻法、转换喻体形象法五种策略,分为归化、异化两大类。直译加注译法和归化略去转喻法最好只作为补充方法。泽者可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如果翻译是以文化传输为目的,可以主要采用异化法;如果不是以文化传输为目的,则应注重文化适应性。在翻译汉英转喻过程中,绝对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能实现,必须灵活地综合采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地把语义传达给目标语的读者。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