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的几个转变-物理论文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由试点逐渐向全国全面展开,它带来的不仅是课程标准、教材的改革,而将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整体革命,是从教育思想、观念、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的推陈出新。物理课程的改革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建立新的评价体系。物理课程的改革要让物理充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物理“课标”、“三维”要求取代过去只“重双基”等。为此。我们在物理教育中必须注意几个转变。
一、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教育中的主体性
教师主要作用是营造一个物理学习的良好氛围,创设一种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让学生去自我学习,从而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百科全书、光盘、网络、电视台的科学频道和时事频道收集信息,从科学书刊、科学杂志了解浮力与核能知识,沉船打捞技术,过去的打捞案例等。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写出一篇我国在长江中打捞中山舰的故事的综合报告,并就泰坦尼克号船和库尔斯克号核动力,潜舰的打捞问题写出建议,总字数不少于1000字。
二、由“知识中心”向“方法中心”转变,充分体现物理教育中方法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的主要作用应从教什么学什么向怎样教,怎样学的角度转变,让学生学会物理学习方法,随时随地得心应手的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物理知识,选择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物理知识。
三、由“学习中心”向“实验中心”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教育中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的迫切性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在实验中或生活中自己去观察、记录、收集、整理,从而根据物理现象和数据,再去讨论、比较、分类、分析,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和理论,是从“闻到”向“亲知”的转变,而不是听物理、记物理、答物理、考物理等等。如:利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电流磁场的知识来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有哪些?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回答。同学们又如何检验你们的猜想呢?同学们回答做实验。要做实验又如何来设计电路,如何进行实验,同学们讨论后,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做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就总结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是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四、由“个体中心”向“群体中心”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教育中的合作性
教师主要作用应从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答转化为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多位同学共同探究、共同解答,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精神。因处在信息爆炸,高科技革命的今天,已不再是骤发性的个人天才表演,而是大规模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群体行为,即由“独学”向“共学”方法转变。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都不宜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应该分组进行,每组2—3人,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例如:甲负责操作,乙负责记录或不同学生负责在不同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组内角色要转换,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协作、交流。
五、由“划一中心”向“人性中心”转变,这充分体现学生在物理教育中的个体性
即教师的主要作用,尊重与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个性激情张扬,把学生看作成一个有理性、感性、灵性、有差异的生命个体。教师一切行动是为每个学生的“学”而不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面向全体,不能按一个模式整齐划一的要求所有的学生,而是了解、尊重、欣赏并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学”与“乐于学”和谐一致。
六、由“应试中心”向“素质中心”转变。这充分体现学生接受物理教育的根本性
即教师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着眼于学生的生存、发展和终身教育,而不是着眼于现在,为考试而学习。最根本的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对物理理性的探究与享受。
七、由“学科中心”向“架构中心”转变,这充分体现要将对学生进行物理教育融入学生整体知识架构之中,体现物理教育的综合性
而不是过多的术语、概念等方面人为的把物理与许多学科隔离开来,似乎表面强调物理学科的严谨、科学,想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物理学家,而无形中增加学生思维障碍和学习障碍,因为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能把它融入已有的知识面和知识架构之中去。教师都应以学生知识“架构为中心”,让物理学科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融入其中,即完善学生的整个知识架构,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中找到坚实的思维与知识的基础。
八、由“单一中心”向“综合中心”转变,这充分体现对学生在物理教育中评价的公正性
即由单一考试评价、终结评价、教师评价转向对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延伸出的学习习惯、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评价。这一综合评价由学生自己、学生对学生、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社会对学生共同完成,并且在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发展性、可变性和可塑性。西昌市近两年来学生在各科过程中的评价,占总分的1596并纳入期末总分。这样的评价比较公正全面。还可以采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情况。不宜评定“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应由动态的、客观的综合评价替代静态的、主观的单一评价。
总之,物理课程改革,必将冲击一切落后与陈旧的教育理念、方法、要求、评价方式。我们物理教师只有主动去转变、去变革、去迎接挑战,才能让物理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