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论张天翼的丑女塑造艺术-艺术论文

作者:靳伟娜来源:原创日期:2012-05-26人气:1184
且先让我们看看丑女们的尊容:《一个题材》中秃了顶的庆二伯娘,一双粽子脚,一口紫铜色的牙床肉,笑起来满脸打皱,发出格儿格儿的声音,嘴唇撮着像个腊鸭肫。
张天翼将丑的外延扩展为病态的人格和怪异的行为举止。在他看来,这两方面是互为表里,息息相关的。展示出人物行为举止的怪异就能充分说明人格的病态。《怪癖》中的罗二小姐行为举止都超出常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作者将她列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当然和他本人以丑为美的审美心态有关,但是作者更关心怪癖行为背后的病态人格以及造成病态人格的深层原因。
为了将旧式传统女性的丑描写到极致,张天翼还借助诸如鼻涕、眼屎、带血的痰、头上招苍蝇的疖疮、懒懒地冒着热气的大便,还有拈臭虫,搓泥卷,搓完脚丫把手拿到鼻孔边嗅等容易引起读者不快反应的秽物与不雅动作,并且恣意张扬,以期达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经常用黑指甲掏下一堆湿渌渌的眼屎,喷着唾沫星子破口大骂,压扁嗓子哭着叫皇天。为了发泄满腔的愤恨和不满,她经常骂儿媳狐狸精,骂自己的儿子“婊子儿子”。
此外,张天翼还善于捕捉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某些典型细节加以漫画化,并且反复渲染,使其在小说文本中多次出现,从而成为人物的活标签。
对张天翼笔下污言秽语和粗鄙的细节描写,我们要做辨证的理性思考,不能一味的肯定赞扬。这些鼻涕、眼屎、带血的痰等秽物和拈臭虫,搓泥卷,擤鼻涕等不雅的动作描写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确能够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而且其中一部分夸张变形的细节描写确实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是作者对生活准确观察、透彻理解的结果,因为真实而达到高度的艺术美。如《讲理》中店铺门口的大便确实有碍观瞻,但这样也正反衬出女主人公的蛮不讲理,其霸道也正同懒懒地冒热气的大便一样牛气轰轰、臭不可闻:《移行》里,小胡吐血的惨状与淡绿色的带着血丝的痰及其带来的满屋臭味得到渲染,桑华由革命者变成享乐者的“移行”才有了依据,真实可信。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真理再往前前进一小步就变成谬误。这些东西在文中的反复出现和层层渲染并不能给读者带来美感。并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审美享受,反而会引起读者讨厌、憎恶的感情,所以作者不经任何艺术处理,将这些东西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一一呈现出来的做法还有待商榷。
这些容貌丑陋、心态卑劣的女人在众多美女中间显得鹤立鸡群、形单影只,造成奇崛突兀、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不经意间也融入了作者自身鲜明的爱憎。但是,作者写丑并非仅仅为了另辟蹊径、惊世骇俗,而是在描写丑、刻画恶的同时,深深思索引发这些丑陋现象的原因。包括社会的、时代的、政治的、经济的、心理的等等。张天翼笔下的丑女丑在心灵,外表的刻画只是作者借用的道具,是表明自己主观价值判断的刻意安排。
二、时髦女郎以丑为美的审美心态
丑和美之间从来没有明确的界限,美丑相共相生,相互转化,何为美?何为丑?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审美心态。张天翼深深懂得美丑共生、相互转化的道理,注重展现时髦女郎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审美心态,从而达到辛辣讽刺的独特艺术效果。
《稀松的恋爱故事》中的女主人公的名字朱列竟然等同于猪头肉的叫卖声,男主人公罗缪口中的猪股癞糖使他的牙齿成了干鸭肫的颜色。这些故意丑化的修辞手法无疑表明了作者嘲讽的立场和态度。此外,作者还饶有兴趣的对很多丑的东西做了美化处理,比如将十几家男人撤尿的墙角上的一抹黄色,比喻成挂了几百年的旧字画,将头发里落下的头屑比喻成灰白色的雪片,将讨人厌的苍蝇比作“头红得仿佛涂过胭脂,身子绿得发光”的“艳妆女人”等等,这些以丑为美的描写,再次绽放了丑独特的魅力。
审丑图的构建是张天翼匠心独运的杰作,他写丑并非要以丑为丑,并非以丑作为无聊的谈资和逗人的笑料,而是期待读者在哈哈大笑之后,能得到深层次的启迪和思索。
弥尔顿十四行诗的人文主义色彩
十七世纪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清教徒诗人约翰·弥尔顿所有的十四行诗作跨越了自1629年至1658年二十九年之久,他对这种诗歌形式探索历程中表现出来的日益娴熟与得心应手反映了弥尔顿在生活与创作上的自我成熟和完善。人文主义所倡导的是以人为本。这种人本思想在弥尔顿十四行诗里以诗人不懈地倡导与追求自我、自信、自由这种形式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仅有的二十四首十四行诗里有十首之多表达对女性的仰慕或是对爱情的憧憬:与此同时弥尔顿对自己钦佩的英雄式的大人物费尔法克斯等人的歌颂显示了诗人对人类潜力和价值的自信:再有关于失明还有论战和政治斗争的记录充分反映了弥尔顿为自由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二、对女性地位的认可
身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倡导自由博爱的人文主义者,弥尔顿在提高女性地位方面的贡献是不能抹煞的。弥尔顿创作的十首涉及女性的十四行诗体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其中最早的六首写于1629年,暂且不谈这六首满怀着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异性的爱慕的十四行诗,他在投身于革命事业之后创作了四首抒发着或是对女性朋友的佩服与赞同或是对挚爱的浓情缅怀。不同于十四行诗先辈作品和其早期十四行诗的是,弥尔顿对女性的赞美并非遵循传统集中在她们的美貌与外表,而是深入地发掘女性的内在美,透过她们美德与良行肯定女性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使男女平等的理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三、对人类潜力的无比信心
自从弥尔顿创作于1631年的《满二十三周岁》开始,十四行诗在弥尔顿手中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主题方面的突破,这种创作方式在作品内容与价值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这一点上弥尔顿与侧重爱情主题的前辈十四行诗人是大相径庭的。它们是诗人自然真诚的心灵诉说,对象或是自己的偶像,或是朋友,或是敌人,或是亲人,借此抒发为自由而战的热情,或是宗教信仰的虔诚,或是对生活的热爱,或是与友人的情谊以及爱情的向往和感触。
可以拿1648年创作的《赠费尔法克斯将军》为例。诗人借此诗表达了对人类能力的信心,只要敢于打拼,等在前方的有无限可能。主人公是一位和克伦威尔齐名的将军,他“坚强的战斗力”足以“吓坏远方的帝王”。在对其威力进行肯定之后,诗人向这位战无不胜的英雄提出新的战斗任务。战争取胜以后,还存在捍卫胜利果实的问题。只有彻底取缔国内的贪赃枉法与巧取豪夺,给人民大众带来自由与实惠的政权才能坐得稳江山。诗人对这位猛将充满信任,像对老朋友似的讲出自己为国家前途命运的焦虑,并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厚望与重托。可见弥尔顿成功地将十四行诗这种形式运用到政治领域,既然世间存在如此骁勇睿智的将军,赢得民主自由造福英国人民指日可待。虽然字里行间夹杂着丝丝担忧,但是总的说来对于英国的未来,诗人还是信心百倍的。
四、对自由不懈的追求
政治和宗教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领域的自由彼此间也是是相辅相成的。1646年的《赠劳斯先生谈他的曲调》中对这位音乐知音赞口不绝,但后来却因政治分歧而分道扬镳。所以当自我自由与友情冲突时,自由居于首要地位。1646和1647两年中,弥尔顿写了两首题目同为《有人诽谤我发表的论文》的十四行诗。这两首诗起因于诗人所写的关于离婚自由的几篇文章遭受长老派的批判。诗里弥尔顿辛辣地讽刺了践踏自由理想的政敌们的浅薄无知,将提出异议之人喻为“夜猫子、布谷鸟、驴、猴、狗”或是“蟾蜍和毒蛇”。写于1655年的《哀皮德蒙特大屠杀》记录了宗教迫害酿成的惨剧,不但宗教自由受到严重侵犯,人民连生存的自由都被剥夺了,包括诗人在内的英国民众愤怒至极,毕竟自由是人民心中真实的声音。同年的《赠斯金纳关于失明》中,诗人为了自由虽然鞠躬尽瘁代价惨重也在所不惜。以上种种诗人对于自由的崇尚有力地证明了他坚定的人文主义立场。
五、结语
虽然弥尔顿十四行诗数目不多,但是其社会价值及影响力却不可低估。在人文主义色彩的笼罩下,这些少而精的十四行诗充分地服务于弥尔顿生活的时代,成为十四行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一经他的手这玩艺就成了喇叭,由此他奏号扣人心弦的诗歌,可惜太少了”。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