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从《达·芬奇密码》中译本看叙事视角的转换-文学论文

作者:刘婉怜来源:原创日期:2012-06-13人气:975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叙事性极强,作品中呈现出的各种叙事类型、叙事元素、叙事风格便是其主要特色。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应当首先把握住以上区别于他作的叙事特色,方能将原作精髓和作者风格转入译文。
小说翻译受节奏、语音、语调的影响较小,也不太受形式和内容关系的约束;因此,译者在翻译小说时,往往更注意原文的内容而容易忽略其形式,不能反映原文中通过语体或独特的文学话语体现出来的修辞、美学功能,他更乐于在内容层面上建立对等,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小说事实上,忽略原作者对表现形式的操纵。这类翻译被申丹称为“虚假等值”。(郑敏宇,2001:65-66)
作者是通过叙述话语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的,对译者而言,作者所采用的任何语言手段都是他再现的对象。而作者的叙述话语是完全融合在叙事类型中的。“叙事类型是指由某种观点(作者、讲述者或人物的观点)组织起来的结构统一体,它有各种现实存在形式,具有自身的内容和功能,其特征是一整套相对稳定的结构特点和言语手段”(转引自郑敏宇,2001:65-66)。一部成功的小说除了故事情节外,必定还有作者独具匠心的言语手段;因而在对小说翻译进行个体研究时,绝不能忽视小说中的叙事类型。如果译文和原文仅仅在字、词、句直至篇章的层次上实现等值,而对具有审美意义的叙事类型没有给予充分关注,那么译文很可能会成为原文的“虚假等值”。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唯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恰当把握原文作者的叙事技巧,并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
传达,准确再现原作中的叙事类型,译作才能保持原作的韵味和艺术性。
三、从叙事学视角看《达·芬奇密码》的汉译本
1、丹·布朗小说的叙述模式
观丹·布朗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叙事特色:从宏观上看,他选用的是外视角(全聚焦模式),其叙述者既在人物之内又在人物之外,洞悉一切,掌控全局。然而他并不拘泥于外视角,他在平实的叙述中也借助于内视角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表现现实世界的矛盾,多层次、多侧面的表现了科学、艺术和宗教相互冲突的主题;从叙事层次上看,他的小说叙事至少有两个层次:故事叙述者(隐在作者)在叙述故事,而他所叙述的小说主人公又叙述出重大秘密;在叙事结构上,其小说往往先把一件离奇的凶杀作为楔子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然后再用蒙太奇手法将几条线索同时推进来加强小说的悬疑性,把共时的情节蕴于历时的叙述之中,十分巧妙地把读者控制在惊悚与快感之间。最后,慢慢地把读者的视野聚焦到故事本身隐含的所谓重大秘密之上,把读者急于了解故事结局的心态转移到对这种结局的原因与根源的探寻上来。结尾则常常出人意料,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付慧,2005:48-50)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在此仅选取叙事类型中的一个方面——叙事视角来进行阐述。
2、叙事视角转换及其传译
“视角”是事件被见证、报道和判断的立足点,但由于小说这种叙事形式具有运用、转换叙事视角的最大自由度和可能性,叙述者在主要使用一种叙事视角的时候,也可以对视角进行多样化的调节,其中包括使用人物视角和旁观视角,因此区分故事的叙述声音和叙事视角,辨析视角的转换调节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如果译者对于叙事视角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或没有给予足够重视,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无意识地将自己感受故事的方式传达给译文读者;或者受限于语言转换的局限性,未能将原文叙述视角很好地再现。没有做到准确传译原文叙事视角的翻译虽然传达了可意译的物质内容,呈现给读者的仍然是“假象等值”的译文。(申迎丽,2004:51-55)
2.1全知叙述中隐蔽的人物视角
法国叙述学家热奈特明确提出了叙述声音与叙事视角的区分。叙述声音与叙事视角并不一定统一于叙述者,可以分别存在于故事外的叙述者与故事内的聚焦人物这两个不同实体中。(申丹,1998:208)
传统第三人称小说中,全知叙述者通常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故事世界,包括人物内心的想法;但在20世纪初以来的第三人称小说中叙述者常常转用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眼光来叙事。此时叙述者尽量用人物的眼光取代自己的眼光,读者直接通过人物有限视角,即其视觉、听觉和想法来观察事件和其他人物(申丹,1998:274)。《达·芬奇密码》第一章主要采用了有限全知视角,即全知叙述者主要用自己的眼光来叙事,并透视该章主要人物罗伯特·兰登的内心活动:读者通过他的视觉、听觉和心理来感知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叙述者缩短了故事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读者直接进入人物的主观世界,直接感受人物的认知和情感,从而把人物由远景推向近景,从朦胧引向清晰,近距离地展现人物独特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方开瑞,2003:31)。下面,笔者将就人物视角的3个感知范畴来看该汉译本中对原文人物视角叙述片断的处理:
1)人物的视觉
视角的视觉范畴涉及的主要问题是究竟谁来担任故事事件的观察者:是叙述者还是经历事件的人物?本书第一章自引入罗伯特·兰登这个人物之后,很多事件便是通过他的视觉来进行观察和感知的。而叙述者采用的人物叙事视角非常隐蔽,需要译者细心辨察才能准确传达人物感知事物的角度、方式和过程。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