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陈路阳来源:原创日期:2012-07-02人气:67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中职语文教学要思考的是创设和学生的生活相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学习,更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因为让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分工合作完成,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而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近几年中职的招生是只要报名就能进,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考不上高中才来读中职,也有学生成绩不错为了掌握技能才来报读的,这就造成了同一个专业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中考成绩从一百来分到五百多分,跨度极大。这就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压力。
2、教师仍然是以单向灌输教学为主。在很多中职学校,因为没有升学和评比的压力。教学仍然以单向灌输为主,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这对提高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是极为不利的。
三、中职构建“情境—任务”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提高,并发展自己的潜能。
(1)准备教学用具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教师准备,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也可以师生一起准备。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创设相应的语文学习情境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课室、实习工厂、宿舍、市场、礼堂等地方都可以成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场所。
2、在创设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学生学习任务的实践模式。中职生的语文水平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学生兴趣爱好不同,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学习的效果更好。
为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我们的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任务深化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活动围绕一个任务展开,分成若干个阶段进行,将任务逐步推进、深化。
阶段A任务阶段B任务阶段c任务……
笔者设计的口语训练单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阶段A是练习听别人说,包括听别人说普通话和看别人的态势语言。阶段B是单向回答问题,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方法。阶段c是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运用一定的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阶段D是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中学习介绍自己的优势的方法。
(2)任务辐射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围绕一个任务,开展与任务相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在笔者设计的求职书信写作单元运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围绕提高学生求职书信的写作能力这个目标,涉及了阅读、收集、整理加工、参观、表演、绘画等活动。
(3)任务分解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确定一个任务,将之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子任务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次任务。
笔者设计的写作单元就运用了这个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个主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强化练习,可以把学生基础的表现分解成错别字多、病句多、内容不充实、语言不简洁、结构混乱、材料陈旧等子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中的不足进行强化专项训练。
(4)任务生成式。课前,让学生也参与到任务和情境的设计中来,更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笔者设计的求职活动单元的“就业信息的阅读”这个环节就设计为任务生成式的活动。
以上四种方式是综合运用的,学生们要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下,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主动深化和生成任务,并分工合作完成,学生们的潜能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和表现。
3、学生在“情境—任务”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完成的方式。在教师的“情境一任务”模式中,要求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作用。小组中,学生有单独完成的,也有可以三两组员合作来完成的,合作中,既有两三个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的,也有八九个同学组成的大组合作完成的。在合作中,学生自然地会进行分工,这就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掘。
4、教师在“情境—任务”课堂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情境—任务”语文课堂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情境—任务”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发挥,教师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控,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继续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
四、反思
结合中职生语文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设计了“情境一任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还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还很难做到。
二、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学生两极分化情况严重。近几年中职的招生是只要报名就能进,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考不上高中才来读中职,也有学生成绩不错为了掌握技能才来报读的,这就造成了同一个专业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中考成绩从一百来分到五百多分,跨度极大。这就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压力。
2、教师仍然是以单向灌输教学为主。在很多中职学校,因为没有升学和评比的压力。教学仍然以单向灌输为主,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这对提高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是极为不利的。
三、中职构建“情境—任务”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提高,并发展自己的潜能。
(1)准备教学用具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可以教师准备,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也可以师生一起准备。
(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创设相应的语文学习情境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课室、实习工厂、宿舍、市场、礼堂等地方都可以成为创设语文学习情境的场所。
2、在创设的语文学习情境中学生学习任务的实践模式。中职生的语文水平两极分化情况严重,学生兴趣爱好不同,语文课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课题,学习的效果更好。
为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程度较好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我们的任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任务深化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活动围绕一个任务展开,分成若干个阶段进行,将任务逐步推进、深化。
阶段A任务阶段B任务阶段c任务……
笔者设计的口语训练单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阶段A是练习听别人说,包括听别人说普通话和看别人的态势语言。阶段B是单向回答问题,学习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方法。阶段c是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运用一定的手势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阶段D是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中学习介绍自己的优势的方法。
(2)任务辐射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围绕一个任务,开展与任务相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在笔者设计的求职书信写作单元运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围绕提高学生求职书信的写作能力这个目标,涉及了阅读、收集、整理加工、参观、表演、绘画等活动。
(3)任务分解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确定一个任务,将之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子任务还可以分解为若干个次任务。
笔者设计的写作单元就运用了这个模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个主题,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强化练习,可以把学生基础的表现分解成错别字多、病句多、内容不充实、语言不简洁、结构混乱、材料陈旧等子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中的不足进行强化专项训练。
(4)任务生成式。课前,让学生也参与到任务和情境的设计中来,更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笔者设计的求职活动单元的“就业信息的阅读”这个环节就设计为任务生成式的活动。
以上四种方式是综合运用的,学生们要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下,主动创设相应的情境,主动深化和生成任务,并分工合作完成,学生们的潜能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和表现。
3、学生在“情境—任务”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完成的方式。在教师的“情境一任务”模式中,要求学生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作用。小组中,学生有单独完成的,也有可以三两组员合作来完成的,合作中,既有两三个同学组成的小组合作的,也有八九个同学组成的大组合作完成的。在合作中,学生自然地会进行分工,这就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掘。
4、教师在“情境—任务”课堂模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情境—任务”语文课堂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情境—任务”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发挥,教师只是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控,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继续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再进行总结评价。
四、反思
结合中职生语文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设计了“情境一任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语文学习情境的创设还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还很难做到。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