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
作者:王香贞来源:原创日期:2012-07-26人气:973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可能只追求新颖的东西,用flash或authorware、director等制作,中间还会设置非常多的超级链接等,把教学课件做的非常丰富。然而,无论是简单的课件制作,还是复杂的多媒体教学的制作,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必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要深知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性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决定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教材的分析、知识的传授和师生的交流上,对于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仅仅是“举手之劳”,不可能占太多时间或进行太复杂的操作,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到课件的实用性和简易性,并对每一设计环节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时所用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最多的有效信息。
三、重点不突出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其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课件的内容要简洁、扼要,重点突出,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难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
四、方法单一
我们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重点、难点但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思维。其实,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单纯的技术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应该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整体的功效,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引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被削弱,更不能被取代。但具体的表现为创设和控制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次序、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教学的新内容,设置各种疑问并引导学生加以解决。由于部分老师平常不太注意学习做课件,等到要上公开课或汇报课时,才求助“电脑老师”。得到了“电脑老师”的帮忙,他们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考虑到实际课堂效果,教师们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师的引导作用简化为课件的引导,其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学生的思路稍有出轨,提出教师没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则教师便不知道如何解决,导致课堂局面尴尬不已。
六、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不能改变,学生仍然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只是他们接受知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口语加粉笔这种由来已久的传统表达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刻意追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在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传统的历史教学思想的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的落后等,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其正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当今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甚至是必定要求——即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及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时代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这样才能不被淘汰,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历史教师。
三、重点不突出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其能够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课件的内容要简洁、扼要,重点突出,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如果过于偏离教学重点、难点,很容易造成学生新的学习负担。
四、方法单一
我们要特别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突破重点、难点但不能代替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思维。其实,传统教学方法中的面对面交流,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沟通都是单纯的技术手段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应该将传统教学中优良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等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整体的功效,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教师引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能由于使用新的技术手段而被削弱,更不能被取代。但具体的表现为创设和控制各种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次序、时间,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展示教学的新内容,设置各种疑问并引导学生加以解决。由于部分老师平常不太注意学习做课件,等到要上公开课或汇报课时,才求助“电脑老师”。得到了“电脑老师”的帮忙,他们又怕操作失误,为图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考虑到实际课堂效果,教师们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教师的引导作用简化为课件的引导,其最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一旦学生的思路稍有出轨,提出教师没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则教师便不知道如何解决,导致课堂局面尴尬不已。
六、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但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不能改变,学生仍然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只是他们接受知识的过程不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口语加粉笔这种由来已久的传统表达方式,取而代之的将是各种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刻意追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此可见,在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随着传统的历史教学思想的改变、旧有的教学方式的落后等,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必然的,其正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当今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甚至是必定要求——即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及对计算机的熟练操作技术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时代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这样才能不被淘汰,才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的历史教师。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