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嘧啶腹腔注射致小鼠糖尿病模型因素考察-医学论文
1仪器与试药
1.1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SPF级),雌雄兼用。由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为SCXK桂2007-0001号。
1.2仪器与试剂
紫外分光光度计(英国Biochrom,型号:libraS32PC);高速离心机(德国ABBOTTLABORATORIES,型号:D-37520);上海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厂,型号:FA2004)
四氧嘧啶(美国sigma公司生产);葡萄糖试剂盒(温州东瓯津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912001);生理盐水(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32030);柠檬酸(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批号:0511142);柠檬酸钠(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批号:0511142)。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方法与结果
2.1溶媒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制备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6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成两组,即1组和2组,每组各3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12h,采取2%四氧嘧啶(185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其中,1组四氧嘧啶用冰生理盐水配制,2组四氧嘧啶用pH4.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均避光,现用现配,冰浴保存。3d后,禁食不禁水12h,眼内眦取血,测空腹血糖值(fastingbloodglucose,FGB),FGB高于11.1mmol/L者确定为造模成功,计算各组成模率,观察7d,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不同溶媒对造模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溶媒溶解四氧嘧啶对造模有一定的影响。用缓冲液作溶媒比用生理盐水作溶媒的成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成模后血糖值较稳定。见表1。
表1不同溶媒小鼠造模结果比较(x±s,n=30)
注:与造模前血糖比较,*P<0.01;与1组比较,aP<0.01
2.2造模剂量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制备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均分为6组,即对照组、1组、2组、3组、4组和5组,每组各2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12h,其中,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缓冲液,剂量为10ml/kg,1~5组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四氧嘧啶溶于0.1mol/L,pH4.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现配,避光,冰浴保存),给药剂量分别为180、185、190、195、200mg/kg。3d后,禁食不禁水12h,眼内眦取血,测空腹血糖值,计算每组成模率,观察7d,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不同剂量对造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给药剂量为180mg/kg时,小鼠死亡率较低,但与给药剂量185mg/kg的组比较成模率低。随着四氧嘧啶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成模率降低,因为死亡率增高。结果显示,当给药剂量为185mg/kg时,其成模率可达76.67%,且死亡率较低,可见185mg/kg为比较合适的造模剂量。见表2。
2.3造模次数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制备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60只,随机分为A、B、C、D4组。适应性喂养3d后,小鼠禁食不禁水12h,A组在第1天一次性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180mg/kg(以生理盐水做溶媒现配,避光,冰浴保存);B组分别在第1天及第3天各注射一次,共2次;C组分别在第1天、第3天及第6天各注射一次,共3次;D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注射完后72h,禁食不禁水12h,眼内眦取血,测空腹血糖值,计算每组成模率,观察7d,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造模次数对造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生理盐水做溶媒的条件下,造模次数增加,各组小鼠成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率增大,其中C组较A组和B组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死亡原因可能是多次给药,使四氧嘧啶在小鼠体内蓄积,毒性增加,造成胰岛细胞及肝肾损害加大,从而导致小鼠死亡率增高。由此可见,通过追加造模剂量不能增加小鼠的成模率,反而增大小鼠的死亡率,故利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小鼠糖尿病模型最好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见表3。
表3造模次数对小鼠造模结果的比较(x±s)
注:与D组比较,*P<0.05;与A组比较aP<0.05;与B组比较,bP<0.05
2.4性别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制备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4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3d后,随机分成两组,即雌性组和雄性组,每组各2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12h,两组均采取一次性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185mg/kg(四氧嘧啶溶于0.1mol/L,pH4.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现配,避光、冰浴保存)。3d后,禁食不禁水12h,眼内眦取血,测空腹血糖值,计算各组成模率,观察7d,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小鼠性别对造模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性别对造模有一定的影响。两组间小鼠成模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雄性小鼠比雌性小鼠成模率高,且死亡率比雌性小鼠低。可能是因为雌性小鼠生理原因或由于其体质量较雄性小鼠轻,导致其对高血糖的耐受力差,死亡率增高,故选择雄性小鼠造模较合适。见表4。
表4不同性别对小鼠造模结果比较(x±s)
注:与雄性组比较,*P<0.05
2.5体质量对小鼠糖尿病模型制备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40只,雄性,适应性喂养3d后,按体质量分为两组,即18~25g组和28~35g组,每组各20只。小鼠禁食不禁水12h,两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2%四氧嘧啶185mg/kg(四氧嘧啶溶于0.1mol/L,pH4.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现配,避光、冰浴保存)。3d后,禁食不禁水12h,眼内眦取血,测空腹血糖值,计算各组成模率,观察7d,统计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小鼠体质量对造模条件的影响结果显示,体质量较大的小鼠成模率较体质量较轻的小鼠低,死亡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般来说体质量较大的小鼠周龄较长,对高血糖的耐受力较差,因而死亡率较高,而体质量较轻的小鼠周龄较小,对高血糖的耐受力相对较强些,提示在实验中宜选择体质量在18~25g的小鼠较合适。见表5。
3讨论
四氧嘧啶(Alloxan)是一种有效的致高血糖模型的化学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利用四氧嘧啶选择性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高血糖模型。但研究者普遍反映造模的成功率不高,存在小剂量无效、大剂量致死的现象,且四氧嘧啶致糖尿病模型的稳定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给药剂量、溶媒、造模次数、体质量等,如不能很好地控制这些因素,就会造成动物死亡率、转阴率升高,以致模型的成功率降低,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
本实验选择了多种因素来探讨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影响。实验证明,四氧嘧啶由于水溶性不稳定,应现配现用,且避光保存在0~4℃环境中,在30min内注射完,不同溶媒造模的成模率不同,其中以缓冲液做为溶媒可提高糖尿病小鼠的成模率,这可能是因为缓冲液有利于药物的溶解,减少四氧嘧啶的氧化分解,从而使进入体内的有效药量增多,另缓冲液还有助于四氧嘧啶在体内的吸收,使成模率提高。
造模剂量的大小一直是小鼠造模的关键问题,在本实验中,造模剂量为185mg/kg时,成模率最高,死亡率较低,当造模剂量不断增高,小鼠成模后血糖也越高,造模死亡率升高,且生存质量较低,这与四氧嘧啶的毒性有关,因此剂量并非越大越好,本实验提示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模剂量以185mg/kg为适宜,且造模以一次性腹腔注射较好,追加给药并不能使小鼠成模率增加,反而使小鼠死亡率增加,这与文献报道的最佳给药剂量200mg/kg不太一致[5]。
小鼠的性别及体质量同样对造模有一定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雄性小鼠成模率高于雌性小鼠,这与文献报道的一致[6]。可能由于雌性小鼠耐受力较雄性小鼠差,因此造模后死亡率较雄性高。另外,体质量较大的小鼠较体质量轻的小鼠造模成模率低,死亡率高,可能是因为小鼠体质量大时其周龄相对较大,身体功能相对衰退,对四氧嘧啶耐受力下降,从而易导致小鼠死亡。
因此,经过筛选,本研究认为,选用雄性,体质量在18~25g小鼠,禁食不禁水12h,2%四氧嘧啶(用pH4.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对现配,避光、冰浴保存)以185mg/kg造模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小鼠成模率最好,且稳定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