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塑造神话形象的途径分析-电影论文
一、遵循传统
中国神话世界有其天地生成、人类起源以及社会发展的道德、善恶、是非等观念。其形象有历史英雄,道教的仙,释教的佛,玉皇大帝所管辖的众神及其相关的妖、魔、怪等。由于神的时代、故事、善恶、道行、法力、性别以及所执事务等的不同,其形象也各不相同。人们可通过书籍、绘画资料以及石窟、庙宇中的壁画、雕塑等文物资料,了解相关神的外貌形象、故事内容及精神世界。名著《西游记》是这样描写二郎神杨戬的:“仪容清俊、相貌堂堂,两耳垂肩、双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钅延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这一段形神兼备的描写,将二郎真君的外表、神态、事迹和刚正不阿的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以它为蓝本塑造出的电影及动画影视形象都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此类文字描写的神话形象与相关的传统绘画、壁画、塑像等相结合,再根据动画创作的主题需要,就创造出了20世纪动画作品中的经典性神话形象。传统神话形象是现代动画神话形象创作的基础,现代神话形象是对传统神话形象的继承、弘扬。传统神话同现代神话动画作品是“源”与“流”的关系,要创作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动画作品,就必须遵循传统,否则就创作不出民族的、传统的神话动画作品。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精华一直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一直在与时俱进。具有精神情感特点的中国神话文化,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也是贴近人们生活的,所以其神话形象、故事情节,为人民所喜爱、所传颂,至今经久不衰。人们喜爱神话形象就证明这些形象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传统神话文化是现代动画创作的渊源,遵循传统是塑造传统的、群众喜爱的神话形象的必然途径。
二、结合时代思想情感
神话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神话随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变化。不同社会、历史时代的不同思想情感和精神理念,是该社会、历史时代产生神话的思想基础,也是对以往神话进行传承的思想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该时代的神话故事及神话形象,也产生了不同时代对以往神话的解读、传承方面的差异性内容。这样代代相传,神话文化的内容就越来越丰富,思想情感就越来越博大精深。就神话的文化艺术创作而言,不同时代、不同作品中的相关神话形象,在时代、作者思想情感的作用下,其形象就出现了差异。如上古女神女娲,本是造人、补天的伟大神灵,而在《封神演义》中则成了派遣妖精,毁掉纣王江山的神灵形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在西方原本是男身,传到东方,变成了女身形象。人们熟悉并喜爱的哪吒,一般认为是莲花化身的青少年形象,但《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是这样描写哪吒的:“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其他神灵在不同的书籍资料中,其形象亦各有差异。在现代动画创作中,不同神灵形象在具体的创作中,其形象就更具差异性了。
人们将现代的思想情感同经典的神话形象结合,是以思想情感为前提的,对神话形象的全面性的创新。新神话形象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更富有民族的、历史的亲切感。这种文化艺术创作,使神话形象有了与时俱进的艺术生命力。如以名著《西游记》为前提创作的动画《西游记》和《西游新传》的神话形象,后者比前者更具有现代思想情感内涵,神话形象亦更具现代的艺术生命活力。动画《西游记》中创新的神话形象、故事情节还处在名著《西游记》的文化艺术的时空之中,而《西游新传》中的神话形象则进入了21世纪的现代社会生活之中。《西游新传》讲菩萨派给唐僧师徒21世纪的新任务,让唐僧师徒寻找十块宝石打开“青少年自我防护宝典”,解决青少年的困惑,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故事。动画赋予唐僧师徒以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环境、服饰,并在其传统形象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画稚拙的表现特点,创造出与现代社会现状紧密联系的、新的动画故事情节、动画形象。剧中的猪八戒以高老庄饭店老板的身份出现,身着黑色现代服装,打着领带,戴着时尚的墨镜,拿着时尚的手机、金色的怀表,神气十足地开着崭新的小汽车,与师傅、师兄弟在高老庄酒店会合。在寻找十块宝石的旅程中,师徒四人融入现代社会,在与现代人交往中了解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习惯,并与现代人进行思想情感碰撞,产生一系列时空理念的、离奇错综的矛盾关系。让观众看到了21世纪的、新型的西游神话艺术形象。名著《西游记》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但在动画创作领域,国外动画也将西游记纳入他们的创作范畴。现代的日版、韩版《西游记》,其内容、人物形象及表现形式,都结合了他们本民族对西游记的不同解读、不同的思想情感,创作出具有其民族思想特征的西游记作品,其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建立在其民族的现代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可见在神话形象中注入时代的思想情感,是神话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动画创作中结合现代思想情感的神话形象塑造,则是塑造动画神话形象的有效途径。
三、系统化塑造
在中国神话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塑造有艺术生命力、有艺术价值、市场需要的动画神话形象,就需要有相应的内容、形式及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人们可从神话故事,经典动画中的神话形象,不断成熟的创作实践及成功塑造神话形象的发展趋势中看到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体现了塑造中国动画神话形象的规律的必然性及必然性因素形成的系统性的范畴。面对形成的系统性的范畴,要塑造有生命力的、经典的神话形象,就必须采用相应的系统化的方法。动画神话形象塑造需要有传统的、时代的、相关主题思想的、针对观众的以及具体塑造人物形象的外貌、言行、故事情节、性格、精神思想等因素,这些因素在艺术创造中形成有效的、艺术逻辑及其真实性的有机联系,才能完成神话形象的成功塑造。中国动画神话形象的塑造,如果没有这些因素构成的范畴,或不应用这一范畴中的这些因素,或不使用有效表现这些因素的系统化方法,就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塑造神话形象。如果没有塑造神话形象需要的传统因素,其形象就缺少了中国神话古老、神圣、神秘、怪诞、奇异、奇趣等特点;如果没有所需要的现代因素,其形象就缺少现代的精神、思想情感,缺少对观众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而就不能为观众和市场认可。同样,没有通过各种现代动画制作手段对神话人物从外貌、言行、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有效塑造,就不能将神话形象以动画独有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现代动画艺术在塑造神话形象方面,必须面对其艺术创作的必然的系统性范畴,对神话形象进行有效的系统化塑造。动画片《西游记》就是成功应用上述系统性范畴中的因素,并应用相应的系统化的方法,成功塑造了西游记中各种典型的神话形象,这些神话形象既有古代的传统因素,又有现代的审美思想情趣,并从外貌、言行、精神性格方面系统展现其形象情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五庄观偷吃人参果”的相关故事情节中,就体现了相对完整、系统的形象塑造特点。唐僧是虔心取经,佛缘非凡的师父形象。孙悟空既有传统的瘦小、灵活的猴的形象特征,又有现代艺术造型的审美情趣。猪八戒也是传统的大肚子肥猪形象,又有现代的有趣的言、行、思想、性格特点。猪八戒贪吃、贪睡、懒惰,做事总是牢骚满腹,在看到并想要人参果时,便捏造谎言骗孙悟空偷人参果。《西游记》中具有现代思想情趣的主题曲在该片推出后成了观众口头传唱的流行曲。《西游新传》将西游记中的神话形象同现代社会相结合,旨在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其中也是利用系统化塑造神话形象的相关方法,成功塑造了唐僧师徒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的艺术形象,深受观众欢迎。同样,前面提到的日版、韩版等《西游记》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是应用了系统化塑造的方法,才成功塑造出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动画神话形象的塑造内容、形式及方法形成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神话形象的塑造需要采用系统化的途径。
四、结 语
从中国神话动画形象创作的实践可知,中国动画神话形象的以上塑造途径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这些途径对中国动画神话形象的塑造理论、有实践方面的意义。但动画神话题材的创作在社会发展变革中,在观众思想、审美情感的变化中,其神话形象的塑造途径必然会有所拓展变化,人们应不断对此进行分析、认识,以利于动画神话形象的塑造途径更具便捷有效性,以推动神话题材动画创作的健康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