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经济论文发表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循环经济遵循一组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3R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人们常常简单地认为所谓循环经济仅仅是把废弃物资源化,实际上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理量的方式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中资源约束的日益增强,循环经济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导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互动的层面:微观层面,以生态型企业为代表(小循环);中观层面,以生态工业为代表的区域层面(中循环);宏观层面,循环型社会的建立(大循环)。这三个层面的循环,表现为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最终实现各个层面的物质闭环流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步实现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
循环层次 |
循环范围 |
措施 |
小循环 |
企业内部 |
清洁生产、绿色化 |
中循环 |
企业间产业内 |
产业集群、生态园 |
大循环 |
产业间社会层次 |
绿色GDP、调整产业结构、静脉产业 |
图1: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
二、 贵州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步骤
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2008年3月10日上午公布了2006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沪京粤列前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居下游。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此次评价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增设了科学和谐发展竞争力等内容。采用国际上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的主流研究体系与方法,建立一个由四个层次指标构成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即包括设立一级指标1个,二级指标9个。如下表所示:
项目区段 |
2006年 |
2005年 |
地区 |
地区 | |
上游区(1-10位) |
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河北省 |
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 |
中游区(11-20位) |
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湖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四川省、吉林省、江西省 |
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江西省、吉林省 |
下游区(21-31位)
|
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
安徽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甘肃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 |
图2: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2005~2006年各区段评价比较表
(摘自《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蓝皮书)
从评价表中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排名靠后,而贵州在下游区的排位仅在西藏自治区之前,其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从贵州省情来看,贵州目前处于“两欠”(欠发达、欠开发)状态,但这也使得贵州的原生态文化、丰富的资源环境得以很好地保留和保护,只要进行好科学开发,定能获得后发优势,使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思路的指导下,贵州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立省战略,而且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意见》,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其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要求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科学规划,抓紧落实。
2009年9月召开的贵州省高耗能行业现场研讨会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贵州将按照优化结构、扶优汰劣、集聚重组、节能减排等原则,努力推进高耗能工业向资源型加工制造业转变,实现集约、安全、清洁、绿色和可持续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贵州发展高耗能工业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理念,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结合贵州高耗能产业实际,按照“优化结构、分类调控、有保有压、扶优汰劣、集聚重组、循环创新、节能减排”原则,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贵州省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重点选择了山东兖矿、瓮福集团公司、金元公司、水钢、开磷集团、赤天化集团等重点企业以及贵阳市的磷、煤化工企业作为试点,然后在全省重化工企业逐步推开。大力推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及基地建设。建设贵阳市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遵义市坪桥循环经济型新材料生态工业基地、遵义市桐梓循环经济型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州循环经济型铝工业生态工业基地、绥阳循环经济型重化工生态工业基地、六盘水市六枝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安顺发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硫及资源产业化生态工业基地、黔南州瓮福循环经济型磷化工生态工业基地、龙里县循环经济型药业生态工业基地、黔东南州镇远循环经济型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黔西南州循环经济型安龙重化工基地及兴义2030工程、铜仁大龙、万山循环经济型高耗能生态工业基地、毕节织金煤电磷一体化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基地等。同时,抓好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贵阳市的试点建设工作。农业层面上积极探索兴义市纳灰河流域循环经济农业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建设。
贵州产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较落后,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结构性污染突出;另外,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总面积的61.9 %,生态环境脆弱,工程性缺水较突出。 为此,贵州省实施“企业清洁生产自愿行动计划”。在重点城镇、重点工业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试点。着重抓好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着重抓好对环境影响大的重点工业区域内企业;逐步在具备条件的2至3个重点城镇中开展清洁生产试点;选择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抓好结构调整,解决“结构性污染”。抓好一批对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建设;防止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其落后装备向省内转移;进一步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依法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能源和各种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强化促进清洁生产的法制建设。结合贵州实际,制定促进清洁生产的配套规章和办法,并依法进行管理。按照国家制定的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技术指南和审核指南,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指导企业正确实施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指导企业申报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产品标志认证。
帮助企业管理者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将清洁生产目标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依法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建立清洁生产责任制度;实行装置运行达标管理制度;建立奖惩制度,使清洁生产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自愿的原则下按照ISO14000系列标准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逐步拓宽清洁生产领域。在指导工业企业抓好清洁生产的同时,扩大推行清洁生产的范围,将清洁生产的理念和实践扩展到农业、建筑业、矿产资源开采和服务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