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文化论文

作者:郝林军来源:原创日期:2012-10-10人气:1081

但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却是近些年的事。虽然早在上世纪末,我国的一些学者就提出把文化做为产业来发展的观点,有些人也在实践中进行文化产业化方面的尝试。但在当时由于没有政策依据,所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进展都很缓慢,如同星星之火,难以形成燎原之势。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纲领,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的第二十一章里,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文化产业”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根据《建议》精神,200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写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
与之相适应,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改革措施,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论上的突破,体制上的改革,政策上的跟进,必然会促进实践上的飞跃。从此,我国的文化产业不仅在地位上合法化了,而且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党的十六大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了新的高度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党中央对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把发展该产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鉴于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及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03年8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七次集体学习。本次集体学习安排的内容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学习由胡锦涛同志主持。
胡锦涛同志在主持学习时所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根据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胡锦涛同志还就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从而平息了某些妨碍文化产业发展不必要的争论,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根据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2003年9月4日,文化部制定并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文化产业界定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并同时指出: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角度,对如何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决定》指出:“转变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党和国家鼓励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国有文化产业和民营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不仅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为提高,也使我国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高度,强调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当年,国家统计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改进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印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随着党和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2006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统计,当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党的十七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明确地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党的十七大给我国的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其中许多论述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比如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这必将给中国文化产业营造出一个更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也会极大的调动社会各界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涌现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在明显增强。所有这一切都与党的领导分不开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必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