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型思想政治工
作者:四川德阳联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陈远来源:原创日期:2012-10-10人气:1139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我们视野还不够开阔,内容和手段还不够创新,缺少对新的思政工作有效性的全方位研究和探索。“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体现,该新理念的提出和引入,不仅有助于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传承优良传统,而且也有助于针对新问题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内容,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工作中的成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企业党的工作要融入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促进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员工本身的关心,充分发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构建和谐国有企业。只有员工的心理和谐了,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具备应对市场经济、改革改制中给员工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才能不断培养其应对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企业思政工作视点的新转变
“人文”一词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1],即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人的需求层次是循序渐进的,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员工需求就存在差异,由于矛盾点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找准主要矛盾,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和方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理解和运用的管理理论。
从笔者所在的联益公司来看,不同年龄层次员工需求差异较大,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员工需求主要在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上,而从事工作时间稍长的中青年员工较大比例需求皆已处在了较高的层次上,这部分员工们更多关注的是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要从对员工普遍实行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观念向对员工“关怀”、“疏导”的观念转变,逐步建立起柔性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三、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措施
(一)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逐步建立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心态疏导、调适、平衡体系,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石油石化行业与国际油价紧密相关,从这几年的油价变化来看,油价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逐步探索市场波动较大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保持常态化危机意识;积极探索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把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清除心理障碍、打穿心理通道的手段。
(二)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既可以看作是工作内容,也可以归入工作方法。人文关怀从某种角度讲,关注人的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关注点的变化,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观念要有所改变,尊重人的平凡面。只有在重视人的基本需求和利益满足中去提升人的价值追寻,更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因此,在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笔者所在的联益公司,由于年龄、学历、来自地区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刚毕业走上社会的青年为其设立发展目标是人文关怀的重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预定目标了,就给予及时、明确、充分肯定,使其具有成就感;对来自外地的青年,则更多的是如何为他们立足德阳、置家立业,减轻压力而给于关怀和疏导;对有能力的青年骨干人才,因材施用,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舞台;重视培训,满足员工岗位成才的需求;改善生活,为员工健康幸福投资;雪中送炭,使员工感受党和社会的温暖。这些举措,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青年同志,得到广大青年员工的欢迎,对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建和谐行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不可能一蹴而成,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其矛盾随着形势不断在变化,因此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关怀和疏导的能力,提高关怀和疏导的技巧,拓宽关怀和疏导的渠道,建立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以达到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企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企业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企业的中心工作是发展经济,企业党的工作要融入经济工作这个中心,促进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对企业员工本身的关心,充分发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要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因此,“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仅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构建和谐国有企业。只有员工的心理和谐了,才能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具备应对市场经济、改革改制中给员工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才能不断培养其应对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企业思政工作视点的新转变
“人文”一词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1],即自我实现、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人的需求层次是循序渐进的,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员工需求就存在差异,由于矛盾点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找准主要矛盾,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和方法,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理解和运用的管理理论。
从笔者所在的联益公司来看,不同年龄层次员工需求差异较大,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员工需求主要在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上,而从事工作时间稍长的中青年员工较大比例需求皆已处在了较高的层次上,这部分员工们更多关注的是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要从对员工普遍实行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观念向对员工“关怀”、“疏导”的观念转变,逐步建立起柔性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
三、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效措施
(一)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逐步建立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逐渐建立和完善心态疏导、调适、平衡体系,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引导心态良性变化,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石油石化行业与国际油价紧密相关,从这几年的油价变化来看,油价过高或过低都有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逐步探索市场波动较大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保持常态化危机意识;积极探索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把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清除心理障碍、打穿心理通道的手段。
(二)把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既可以看作是工作内容,也可以归入工作方法。人文关怀从某种角度讲,关注人的需求才是最为重要的。关注点的变化,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观念要有所改变,尊重人的平凡面。只有在重视人的基本需求和利益满足中去提升人的价值追寻,更彰显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因此,在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笔者所在的联益公司,由于年龄、学历、来自地区的不同,他们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刚毕业走上社会的青年为其设立发展目标是人文关怀的重点,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达到预定目标了,就给予及时、明确、充分肯定,使其具有成就感;对来自外地的青年,则更多的是如何为他们立足德阳、置家立业,减轻压力而给于关怀和疏导;对有能力的青年骨干人才,因材施用,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舞台;重视培训,满足员工岗位成才的需求;改善生活,为员工健康幸福投资;雪中送炭,使员工感受党和社会的温暖。这些举措,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青年同志,得到广大青年员工的欢迎,对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建和谐行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不可能一蹴而成,因其对象的特殊性,其矛盾随着形势不断在变化,因此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关怀和疏导的能力,提高关怀和疏导的技巧,拓宽关怀和疏导的渠道,建立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以达到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企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