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以境塑文意 以读育生情-教学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林秀丽日期:2012-11-13人气:797

  新课程标准已经把情感教育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学目标做出了“知、过、情”三个层面的规定,认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是共同构成一堂课的三个维度。特别是在当前全社会在倡导教育回归本真的氛围下,情感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的本意就是让学生在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中受到启迪和感悟,从而达到心灵的震撼,产生共鸣。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熏陶。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思,引领学生步入作品所创设的意境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作品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融为一体,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创设情境,含情入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因而,教师从教学的需要入手,引入、制造符合于教学内容的场景或情感氛围,同时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快速、深刻地接收并理解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能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让学生在情感的促使下轻松、自觉学习。

  1、巧设导语。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接触作品时,教师就要紧紧抓住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塑情,叩击心灵。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调、动作,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刺激心灵感应,打好一堂课的情感基调。

  2.充分运用辅助教学方法。

  (1)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创设教学情境。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替代了挂图、标本、模型进行直观形象的演示,我们利用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片,辅助以生动的语言,同时配以音效的烘托效果,引导学生再现课本中的情境表象,把课本中的语言文字演变为活灵活现的可观世界和鲜活的人类生活,这种形式突破了课本的局限,让学生从更广阔的场景、更具体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例如,在教授《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以月轮的运行为线索,慢慢描绘了一幅轻彩淡痕、神韵飞动的水墨彩图,一下子把学生吸引到文本中来。或者可以播放与课本相关电影片段,比如选取《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真实可感地再现处境的艰难,使得学生闻声见人,置身其中;在讲解《故宫博物馆》时,利用朗诵带读课文,同时利用多媒体画故宫建筑布局示意图,声音和绘画同步,整体形象一跃即出,这些图解将无生气的知识变得可感可查,引人入胜,示意图的直观再现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形象的感受,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学习也就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2)以问题为线索创设教学情境。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悬念,就是将学生引入与课文相关的情境中,把知识载体变新变活,造成一种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回忆、思维聚合在一起;也可设置一些渗透性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里祥林嫂的死一直是个疑问,我们可以设计围绕着“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这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进一步的思考:她麻木之前有没有反抗过?有没有逃离厄运的机会,为何没有成功?祥林嫂的死和她自己有关吗?这样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带着学生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全方位的思考、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产生对主人公的怜悯,同时借助情感体验,去理解体验封建社会的人情冷漠和封建礼教的冰冷残酷,来真正理解鲁迅批判的那个人吃人的社会。祥林嫂的死看似无凶手,由于学生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随着问题的深入将有不同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多发散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引起学生情感起伏的问题,不断地强化他们对于事件和人物的热情度,点燃思想的火花,形成共鸣。

  (3)情感影响,以情引情。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做到情趣兼备。心理学家认为,以情动情,引导学生心神入境,这是一条基本的心理轨迹。当然,由于学识和经验的局限,想要学生真正的理解课本的全部是不可能,所以阅读之前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进入铺垫;然后是教师要了解课文进入角色,利用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启动学生的感情的闸门。在实际的教学中,分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如主抓情感的高潮部分,激起学生的强烈反应,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就能起到催化剂的效果,达到抛砖引玉,以情引情的目的。

  二、以境诱情,情境相融

  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来源于学生的情感因素,即情由境生。格式塔理论认为,人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相关于某些情感属性,会形成情感型的心理兴奋灶。而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数是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从方方面面反映着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作者在作品中所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情境相融。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哀乐,将文本中的情感事件与个人的经历想融合,实现共鸣,乃至忘我的境界。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理解儿子与父亲在生活中相处的感人场景:像小时候上学时,父亲为你撑伞挡雨回家时的情景,每天以佝偻的身躯背你过河上学时的情景……这样一联系,学生就很容易把握和理解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动人场面,从而理解文中所传达出的浓浓的父子之情,尽而使学生的感情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有了这样的情感共鸣就为学生走入文字打下了良好的铺垫,同时也起到了教是为了自省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通的,需要回归生活,创造情境,可以避免教学和生活的割裂,使得学生和生活的情境有机结合。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这就是触景生情。借助于教学情境,学生才能触“境”得情。入境知事,明境通情。以境入情,将一个相对真实、直观的情境凸显给学生,用还原了的知识背景,恢复当时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样以来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感受其过程,自主学习,从而引发联想,激发潜在情感,催发灵感,去主动的建构课本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

  三、升华诵读,共鸣情感

  “三分文章七分读”,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那种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听“学生朗朗书声”的教学方法,不仅老师教起来累,学生学起来也无兴趣。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朗读能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来展示作者的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朗读将无声的文本转变为有声的语言,充分调动身体的口、大脑以及肢体等,使之变得更有生气,各个部位之间的协作,转换为各种感觉的综合作用,能够加强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欣赏力。汉语词彩丰富,表现力强,一篇优美的文章要表现出来,需要朗读的语调和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和画面。

  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感知课本的主要方式,更易于获得作品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文章的多种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阅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可以老师范读,即老师声情并茂地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还可以由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激起学生的内在情感,以读带动思考,带动体验,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深化。如,读《沁园春·雪》时,就易用高亢、激昂的语调和各种形式的穿插朗读。而读《春》时,则要用轻缓、抒情的语调,读出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景象,从朗读中重现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的画面,当学生准确地把握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后,朗读时会作者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喜爱的情感便迸发而出。

  另外,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还要注意语气、节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教师应该恰当地给予点拨。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文章所传达出来的一情一意,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师不能要仅仅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而且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初中学生正处在性格形成阶段,教师要加以科学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到达这样的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而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那些情感目标明确、有情境创设、情境效应好的教学过程,才能达到学习知识与审美情操相依存,同时情感陶冶和智力发展相统一。我们要打破传统的重实用知识、应试技巧、单调道德教化的教学课堂,使得情感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将学生真正放在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用积极、轻松的心态去学习,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将情感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上,这本身就是对生活和生命教育的回归,让一个人完全意义上成为为人的教育,摆正情感教育的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情感自然而然地流淌在心灵的港湾中。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