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双通道电视发射机伴音调制与双工器吸收功率关系
电视双通道发射机与单通道发射机相比增加庞大的双功器,虽然增加 了成本,但在运行技术指标上它不存在有互调现象,所以换来了运行 质量的提高。我台的VHF、UHF频段的两部东芝的机器,都采用双通道 的工作方式,但在使用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双工的吸收负载的吸 收功率有变化,而且与输入伴音的信号有很大的关系,当伴音的输入 电平大时,吸收负载的吸收功率也增大。试图从理论上分析这一因果 关系,说明这一现象并非双工器不正常所引起的。
一、调频原理
电视的伴音的调制都采用调频制,所谓调频制是指振荡频率(在现代 发射机中,该频率是中频)的瞬时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而线 性改变,其特点是高频振荡的振幅维持不变,所得的已调波是一个频 率随调制信号电压变化的等幅波。瞬时频率的定义是:瞬时相位对时 间的变化率。即反之,瞬时相角
是包络线瞬时振幅,称为调幅度(或调制系数),其调制系数必须小 于1,当调制系数大于1时,则调幅的包络波与调制信号不成线性关系 ,这种现象称为过调。正因为不能大于1,所以调幅波的信杂比不是 很好。所以在电视伴音广播中一般不采用此方式。
将上面调频波展开得:
这与调幅波的表达式类似,在频谱表上可分为一个主频,两个边频, 所不同的是两边频相位相反。在这种情况下,调频波的信杂比也不好 。
而当比较大时,可利用第一类贝塞尔函数以级数展开成:
参阅文献(7)贝塞尔函数的母函数及其递推公式P355
上式表明调频波的频谱中包含有载频分量和频率为
的无限对上下边频分量。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无失真地放大或传送调 频波要求无限大的通频带,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调频波具有以下 特点:
载频分量上、下各有无数个边频分量,它们与载频分量相隔恰为调制 频率的整数倍,奇数次的上下边频分量相位相反。
调制指数越大,具有较大振幅的边频分量越多,即有效带宽增大。
选择适当的值可以使载频分量携带的功率非常小,即绝大部分功率由 边频分量携带,从而使传输效率得到提高。
调频时,只能导能量从载频向边频分量转移,总的能量则未变(即调 频后的平均功率不发生变化)。调频波的带宽通常是这样规定的,振 幅小于未调制载波振幅的1℅或10℅(根据不同的标准规定,某些要 求较高的场合要求1℅,)。
二、调频的实现
实现调频的方法一般可分有二类,一类是直接调频法,另一是间接调 频法。间接调频法又分为三种:矢量合成法、可变移相法、可变延时 法。直接调频法是用调制电压直接控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使振荡频 率f(t)按调制电压的规律变化。若被控制的是LC振荡器,则只需控 制振荡回路的某个电抗元件(L或C),使其参数随调制电压变化,就 可达到直接调频的目的。但由于中心频繁率的稳定度差,所以必须加 锁相环以稳定中心频率。
直接调频的优点是线路简单,频偏大,信杂比等指标都优于间接调频 法。缺点是中心频率称定度不高。但是随着锁相稳频技术和调频锁相 环的数字式频率合成器的应用。直接调频已成现代调频的主流。
间接调频法是先对调制信号积分,再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从而产生 调频信号。不论采用何种调频法,最终得到的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 而变化的调频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