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技化学抛锚式教学
作者:吴建红来源:原创日期:2013-01-24人气:877
一、抛锚式教学的概念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一个关于学习主题的真实情景,使教学能建立在实际生活中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然后引导和帮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其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实现目标的全过程。其中,这些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就是“锚”,而“抛锚”是指建立和确定这些真实事件或问题。如果“锚”被确定了,那么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就被确定了。
二、中技化学抛锚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抛锚式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一开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在中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模型、挂图、现代教学媒体、社会化学热点事件或新闻等素材来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
(二)确定问题
在创设的情景中,经常会产生很多事件或问题。教师则应帮助学生在这些事件或问题当中选出与现在学习主题相关的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即让学生去面对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选出来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而抛“锚”是这一环节的主要作用,使得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
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和工具,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四)协作学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学生分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交流。在每个小组里,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获得的信息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补充、修正,使得每个学生对问题都会有更深地理解。最后,教师应帮助每个小组对成员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佳解决方案。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后,对于如何用实验来验证氨气溶于水,学生认为有难度的。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组员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最后确定最佳的方案,并一起动手做实验。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五)效果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由该过程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种教学效果一般都不需要用测验来评价,只需在学习过程中就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效果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三、中技化学实施抛锚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校中,很多化学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选取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事件或化学实验等作为素材来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那么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搜集资料,大胆地做出各种假设和猜测,然后设计化学实验或寻找证据来验证假设,直到学生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查询资料、处理信息、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关于中技化学抛锚式教学的几个思考
(一)转变学生思想
传统的化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使其适应在课堂学习中的新角色。
(二)转换教师角色
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和学习伙伴。不过,实践表明,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这一角色的转换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从学习者的观点出发去亲身体验这些课程。此外,教师还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五、结束语
抛锚式教学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些对中技化学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对这种教学方法去进一步探索,使之更加适应中技学生的特点,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河等.基于Wed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 李维勇.浅论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3] 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
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一个关于学习主题的真实情景,使教学能建立在实际生活中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上,然后引导和帮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其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实现目标的全过程。其中,这些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就是“锚”,而“抛锚”是指建立和确定这些真实事件或问题。如果“锚”被确定了,那么整个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就被确定了。
二、中技化学抛锚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习情境的创设是抛锚式教学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一开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求知欲。在中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实物模型、挂图、现代教学媒体、社会化学热点事件或新闻等素材来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
(二)确定问题
在创设的情景中,经常会产生很多事件或问题。教师则应帮助学生在这些事件或问题当中选出与现在学习主题相关的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即让学生去面对当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选出来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而抛“锚”是这一环节的主要作用,使得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三)自主学习
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和工具,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四)协作学习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把学生分组,开展有针对性的讨论交流。在每个小组里,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的观点和获得的信息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补充、修正,使得每个学生对问题都会有更深地理解。最后,教师应帮助每个小组对成员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估,确定最佳解决方案。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后,对于如何用实验来验证氨气溶于水,学生认为有难度的。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每个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组员讨论交流,取长补短,最后确定最佳的方案,并一起动手做实验。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五)效果评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由该过程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种教学效果一般都不需要用测验来评价,只需在学习过程中就学生学习情感、态度、效果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三、中技化学实施抛锚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校中,很多化学教师都是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选取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生活事件或化学实验等作为素材来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那么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搜集资料,大胆地做出各种假设和猜测,然后设计化学实验或寻找证据来验证假设,直到学生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查询资料、处理信息、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关于中技化学抛锚式教学的几个思考
(一)转变学生思想
传统的化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并自主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使其适应在课堂学习中的新角色。
(二)转换教师角色
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和学习伙伴。不过,实践表明,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这一角色的转换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从学习者的观点出发去亲身体验这些课程。此外,教师还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
五、结束语
抛锚式教学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和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这些对中技化学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要求我们今后要继续对这种教学方法去进一步探索,使之更加适应中技学生的特点,更好地为化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河等.基于Wed的抛锚式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2] 李维勇.浅论抛锚式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3] 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知识建构[J].教育研究.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