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学音乐鉴赏课的渗透式探究学习
音乐与舞蹈总是相生相伴,可以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表现。我们的先民,在庆祝丰收之际,便会燃起篝火,载歌载舞。我们今天进行音乐鉴赏,如果只是静态地在教室里听欢快富有节奏的音乐,体会自然没有载歌载舞来得深刻,因此,有些音乐课是可以放到练功房里去上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直接播放欣赏,学生可以直观地、全方位地感受舞蹈中音乐、舞台、画面、服装等与身体表现力的和谐,了解舞蹈的渊源、文化、历史,能够更好地分辨、学习这些舞蹈作品的不同风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例如《非洲歌舞音乐》这节课,课前笔者就从奥运会上激动人心的非洲歌舞出发,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有关非洲歌舞的音乐知识并尝试制作非洲鼓。课堂上,笔者围绕非洲鼓的复杂多变、多层次的节奏特点,请全体同学用自己的简易非洲鼓尝试练习掌握节奏,并为歌曲《达姆,达姆》伴奏。 3.音乐鉴赏与人文学科交叉 音乐这门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它与人们情感的艺术表达的诗歌、电影、戏剧,人们社会生活的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学科,都有关联。就诗歌、电影、戏剧等艺术门类而言,学生们在这些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积累,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诗歌就是配乐演奏的,经诗词曲的演变,一直都是可以可以演唱的。诗歌本身就是诗人情感的具象化的艺术表达,以诗歌配乐,更能丰富音乐的情感内涵,让人将音乐的情感投射到具体的诗境中,更能得诗之妙,赏乐之情。 例如,一曲《送别》,既延续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送别诗的传统,可以遥见范仲淹《苏幕遮》和《西厢记·长亭送别》的情境,却是美国人作的曲。它又具备了戏剧的情节性,可以化为课堂短剧,同时它还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这首古典气息浓厚的送别歌曲的背后,是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作词不久后,李叔同毅然出家。这首“学堂歌”非常值得学生对此进行各方面的解读,是一则内涵丰富的探究性学习的素材。 二、音乐鉴赏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1.课堂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研究性课堂的本质特征,各学科的渗透更为这种开放性提供了具体的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的预设安排中加以拓展与延伸,大胆地创新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的欣赏体悟,对与之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加以探究与思考。如在“音乐与人生”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们各自感兴趣的点和特长,制定自己研究的小课题,这个过程可以与学生一起研讨得出。比如“音乐是如何美化生活的”,“音乐智能对人究竟有什么影响”等,学生自行分组,自行选题,深入研究。 2.学生的主体性 研究性学习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在培养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润泽、审美的熏陶。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也一改往日被动接受者的身份,一跃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也不再囿于音乐这一学科本身,而需要更加全面的知识素养。研究性学习对于师生双方来讲,都是一个共同成长共同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笔者努力促成自己的角色转换,既是传统意义上的评判者,更是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用这样的改变来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