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赣南采茶戏的翻译研究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3-06-18人气:1322
研究赣南采茶戏的国际传播,我们首先要了解戏曲翻译的主要问题。戏曲翻译有别于其它文学形式,因为戏曲的语言兼具文学语言和戏曲艺术的特性。戏曲语言的双重性决定了戏曲翻译的复杂性。戏曲翻译作品应该为戏曲表演服务,还是为文学系统服务,抑或两者兼而有之? 
法国著名戏曲翻译理论家Patrice Pavis指出,“书面文本翻译与舞台文本翻译常会涉及不同的传播渠道,这决定了它们所使用的翻译策略”。他认为:“戏曲翻译的特点是由戏曲本身的舞台性所决定的。戏曲翻译作品与其它文学体裁的差异就在于它是为表演服务”(Pavis,1992:147)。
著名莎剧翻译泰斗方平指出,“戏剧的生命全在于舞台上的有声有色的演出,戏剧一旦归于无声无息,成为案头之作,那是躯壳犹存,灵魂难觅了。”(方平,2002:204)戏曲翻译的主要目的是为舞台演出服务。戏曲文本只有通过表演才会变得完整,因为只有在表演中文本的全部内涵才得以实现。
赣南采茶戏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揭示,以及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主要都是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即人物的对话是构成戏曲语言的主体。剧本虽然是书面的形式,最终却是要脱离文本,通过演员之口,通过舞台演出的形式,来实现和观众的交流。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须考虑到演员和观众双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为了便于演员在舞台上念诵,人物对白应该符合口语化的特征,具备相当的“可念性”;另一方面,为了便于观众的聆听、欣赏和理解,演出文本的语言应该有别于仅供阅读的书面语言,少一些书卷气,多一分通俗性,具有适合舞台演出的“可表演性”。
“可念性”和“可表演性”是区分戏曲翻译与其它形式翻译的决定因素,也是赣南采茶戏翻译必须考虑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译文的语言必须与演员的动作相协调,另一方面,话语的节奏要符合情感、动作和剧情发展等诸多因素,要适合演员的表演。因此,赣南采茶戏的翻译不仅要关注两种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还需考虑译文语言的诗意化、口语化、修辞化、含蓄化、个性化和动作性。赣南采茶戏的翻译还应力求使译语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实现与原语文本文化功能的等值。理想的译文应该是“读者顺眼,观众入耳,演员上口” (余光中,1994:155) 。
结语
保护赣南采茶戏、传播赣南采茶戏的任务可谓任重道远。赣南采茶戏的国际传播需要汉语界和英语界的密切配合,走合作翻译的道路。此外,应依据不同的需求,将赣南采茶戏翻译成通俗版和学术版。前者的服务对象是普通英美读者,目的是让他们对赣南采茶戏有个基本认识,通俗版的翻译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以译意为主;而后者的服务对象是英美学术界,应严格遵循原文,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从而让他们了解真正意义上的赣南采茶戏,感受赣南采茶戏的无穷魅力。
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国际传播盛大而艰难,其意义深远。本文且做抛砖引玉之用,希望通过今后对戏曲翻译理论更深入的研究、对赣南采茶戏剧本更细致的分析,以寻求达到更好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