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技术知识的几点做法
今天的幼师生是未来的科技基础教育导师,将担负着用人类创造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科技启蒙教育的重任。因此,幼师生自身科技意识的树立和科技知识的掌握,决定着未来的科技启蒙教育的发展方向。关系着一代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从娃娃抓起”,“从教娃娃的老师抓起”,这些思想已经成为当今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思路。许多科学家都预言,21世纪,生命科学将是自然领域中的带头科学,迅猛发展的生物技术对解决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粮食、能源、资源、环境和健康等许多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生物技术将成为跨世纪技术革命的主角。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近年来,我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物技术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一、改革生物学教材。完善课程内容的科技结构
改革和加强自然科学课程是实施“园丁科技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的需要,及时反映基础科学、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和由于现代生产带来的新问题而形成的新学科。而现行幼师生物学教材是1986年1月编辑的。无论教学体系还是教材内容都明显沉旧落后,教材学术知识过多。轻知识应用,缺乏实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力改革生物学教材,调整内容,优化结构,删减陈旧、繁琐、重复的内容,增加一些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含量,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化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趋势,体现师范教育特点的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体系。如,在讲植物类群时,删减各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在菌类植物部分,增加了利用“基因工程由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内容;增加利用“基因工程的发酵工程由大肠杆菌、酵母菌生产蛋白质、氨基酸等食品原料”的内容,补充现代发酵工程的发展状况。经过这样的调整。扭转了重理论轻技术,重知识轻应用的现象。幼师生物学教材可以联系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多,介绍这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科学知识,让学生看到科技知识的力量,由此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相信科学的情感,激发她们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强烈愿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